隨著時間推移,良莊收納的難民和流民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來自羌地的逃難的羌人,袁樹二話不說,一併收下,使之與漢民雜居。
人數多起來了,土地就要繼續增多。之後的兩年裡,袁樹又打著助農、恢復生產的大義旗幟分批購置了更多的荒地。
這些行動也非常順利。
主要新上任的右扶風度則乾脆就是袁氏故吏出身,對袁樹更是予取予求,而且袁樹經營良莊、恢復生產對於當地是挽留人口、增長繁榮度的好事情。
且袁樹和其他紈絝子弟不同,十分守法,也不忘記給官府納稅,每季稅收那是穩穩當當送到官府,一點都不少,以至於袁樹和良莊在右扶風官方系統內的印象非常良好。
這種對自己對袁樹都有好處的事情,身為袁氏故吏的度則怎麼會拒絕呢?
半賣半送,度則就又把一百三十頃無主耕地、荒地交給了袁樹的良莊,使得良莊的規模直接翻倍,更加擴大,袁樹也從三輔之地、漢中乃至於涼州收下了數目更大的漢胡流民進入良莊。
從永康元年年末到建寧三年,差不多兩年的時間,良莊總共收下了八千多戶、四萬五千多口人進入耕種、生活。
有土地,有糧食,有人,那就初步具備了建立軍隊的基礎,就可以拉出一支正兒八經的武裝力量來保護自己了。
袁樹也是這樣做的。
一心會保衛部是袁樹最關注的一個部門,也是他直接負責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就是他打造的軍隊的根基。
最初,保衛部只有三百五十名成員,擴編之後,裡頭已經有八百名正式成員和兩千五百名外圍協助人員,總人數達三千三百人。
正式成員很好理解,就是有編制的人,都是一心會會員,對於軍事有興趣,未來就算無法透過孝廉、茂才的渠道做官,也能透過勇猛知兵法等特科進入仕途,獲得官身。
某種意義上,他們算是良莊的“職業軍人”。
不僅精於武藝,也瞭解兵法,技戰術齊全,文武雙全,屬於絕對的高素質群體,是非常接近受過良好教育的近現代職業軍人的“職業軍人”。
他們都因為袁樹和董宣的約定,受到了正兒八經的射術、騎術鍛鍊,就算不當軍官,也能成為技術兵種。
而外圍協助人員都是良莊內的農戶出身。
他們平時需要從事生產,但是農閒的時候會跟著正式成員參加軍事訓練,算是某種意義下的寓兵於農、且耕且戰。
而且經過永康元年冬天的那一場戰鬥,袁樹再也不管朝廷禁令,私下裡命令一心會所屬鋼鐵作坊打造盔甲、弓弩。
儘管朝廷明令禁止私人持有盔甲和弓弩,但是那是相對於一般人來說的,對於袁樹這種級別的人,只要不明晃晃的拿出來顯擺,還讓人看到,還讓皇家知道,那就等於沒有。
而且身在右扶風,經營那麼大的產業,面對羌、匈奴、鮮卑和各類土匪的威脅,沒有這些武裝又怎麼能站穩腳跟呢?
三輔大亂之後,新任右扶風度則也明白這裡頭的要命之處,袁樹也沒有完全欺瞞度則,而是告訴度則自己有五十盔甲和三百弓弩。
度則也不驚訝。
私下裡,他對袁樹說——你們有就有了,官府也知道你們不容易,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你們別隨便亮出來,不然的話官府也不好交代。
其實對於度則來說,良莊有這樣一支處在灰色地帶的戰鬥武裝,他也很高興。
因為這就意味著他這邊即使沒有足夠的直轄武裝,即使沒有軍費,靠著良莊的武裝,他也能應付一些不那麼嚴重的軍事衝突了。
張奐出擊之後、段熲出擊之前,右扶風為代表的三輔之地處在一個兵力極度空虛的狀態之中,
右扶風最重要的軍事武裝力量——雍營被打廢了,還沒來得及休整完畢,就又被羌人圍攻,營兵損失慘重,幾乎不能繼續作戰,亟待重建。
但重建進度緩慢。
新任都尉數次請求朝廷撥款送人,都石沉大海沒有回應。
度則也心慌啊,害怕羌人捲土重來,他沒有力量自保。
但是良莊部曲出現之後,他就有了依仗。
他這邊庇護著良莊的武裝部曲,良莊也會保護他的人身安全,對不對?
所以度則就和袁樹約定,要是出了什麼事情,直接把良莊的武裝拉出來充當右扶風直轄武裝,給個官面上的身份,讓給官府臨時統領,對於官府和良莊都是好事。
為此,度則那邊還會定期向良莊部曲提供軍械援助,幫助武裝、訓練良莊部曲,使得良莊部曲越發具有正規軍的氣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