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內,從金明池回來之後的趙昕,並沒有絲毫的休息時間,而是召了狄詠入宮商討進軍雲越路最南端的佈政州、地理州和麻令州。
這三州之內,由交趾國各殘餘世家佔據,趙昕起初也沒打算進攻這些地方,但眼下,旱情來臨,河北東西兩路受災最為嚴重,趙昕雖然下令免去了他們今年的賦稅,但朝廷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只怕到時百姓必將是流離失所。
而與北方截然相反的南方卻是遭遇洪澇,只怕今年的收成也好不到哪去,趙昕前幾日也在同朝中的大臣們商量該如何來度過此次難關。
大臣們的建議靠譜的無非就是向沒有受災的地方購買糧食,而後再運到河北東西兩路去,不靠譜的就是祭天求雨,下罪己詔。
北宋不比後世,能來一個規模宏大的南水北調,遇到天災人禍,除了減免賦稅,開倉放糧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別的好辦法了。
從流求和雲越路運輸糧食到河北東西兩路,雖然能解決問題,但路途遙遠,只怕糧食還沒運到,老百姓們就已經撐不下去了。
按理說朝廷缺糧,不是發動戰爭的最好時機,但趙昕卻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出兵。
朝廷是缺糧,但大宋朝有糧食的人多的是,這些人中不乏富商,官員,勳貴,甚至皇親國戚。若每戶都捐出十分之一的糧食,那麼別說救濟河北兩路的災民了,就是朝廷現有的二十萬大軍全部出動,只怕也用不掉。
但是自古以來,商人逐利,士人好名,想要這些人平白無故拿出糧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趙昕最終決定還是從趙氏皇族下手。
他昨兒個召見了趙氏皇族眾人,言及今歲大旱,希望他們貢獻出家中的糧食,當然也不是白給的,趙昕先前在義安府實行分封制,實際上相當於城邦制。但是由於城池較少,最終只有四人受封,最重要的是,年前這四人回京談及各自封地的時候,那是自豪無比啊,儼然一副土皇帝的做派。
沒有得到封地的眾人自然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所以不止一次上書請求趙昕再次實行分封制,趙昕便把主意打到了他們的頭上,趙昕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讓他們提前籌集了大量的錢糧,並且言明朝廷不日將出兵這三洲,這三洲之地,總共有大小城池15座。
勤政殿內,趙昕打量了一眼佇立在不遠處的狄詠,才將手裡的劄子放下來。
“狄駙馬!按理說,你此刻應該在家多陪陪皇姐才是,可眼下國家需要你,朕只能當個壞人了!”
趙昕自嘲道。
“臣蒙官家厚愛,將福康大長公主下嫁給臣,臣自大婚以來,與公主殿下琴瑟和諧,朝夕相處。然臣時時刻刻都沒忘記,臣的一切都是官家賜予的,現今大宋朝需要臣,臣責無旁貸!”
狄詠抱拳道。
“好!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朕當初果然沒看錯人,皇姐嫁給你,朕很是放心,你我現今是一家人,朕也就直說了,朕打算三日之後,由你率軍出征佈政州、地理州和麻令州。”
趙昕笑道。
“官家!臣這些日子閒在家裡都要發黴了,為了避嫌,臣連禁軍都不去了,現今官家讓臣重新掌兵,臣必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此三州,已不負官家隆恩!”
狄詠激動的說道,心想自從當了駙馬後,雖然有美貌賢惠的公主相陪,但身為武人,一天不訓練一下,骨頭就有些癢,在閒下去就要發黴了。
“你先別急著下軍令狀!由於北方大旱,所以此次出征,朕只能給你五千士卒,所以這仗怎麼打,考慮清楚之後,再給朕答覆!”
趙昕皺著眉頭說道,王韶等人收復隴佑都護府的行動正在進行,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已經到了最為緊要的關頭,吐蕃今歲也是乾旱季節,所以王韶招安的政策十分順利,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收回了唐朝隴佑都護府一半的城池,後勤補給尤為重要,不但不能斷,而且還得加大糧草補給。
趙氏皇族獻上來的錢糧,一半運往河北兩路,一半運往隴佑都護府,所以趙昕只能給狄詠五千兵力。
“官家!臣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官家能否答應?”
一直在沉思的狄詠忽然鄭重其事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