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趙昕沒有在汴京多做停留,辭別了曹皇后和生母苗貴妃之後,又去和李媚兒打了聲招呼。趙昕隨即在演武場來了一場簡短的演說之後,龍騎團就誓師出征了。
趙昕走後沒兩天,韓琦上奏曰:廣南西路山地多,龍騎團皆是騎兵,自古以來,騎兵不擅長山地戰,臣恐太子殿下有所閃失,望官家派兵輔之。
見此,趙禎便命太子少保范仲淹領一萬禁軍步兵即日出發。
趙昕是怕停留的時間長了,朝廷的訊息傳到儂智高耳朵裡後,儂智高不滿意在舉兵犯關,那就得不償失了。歷史上,儂智高再好幾次依附宋朝廷無望之後,憤然起兵攻宋。
宋仁宗皇佑四年四月,儂智高率五千響應者沿著鬱江源頭之一的右江東下,首先攻下了右江上游的橫山寨。“略其寨人,因其倉庫而大賑之。”
五月乙巳,儂智高攻破邕(yong)州,宋軍戰死一千多,史傳被儂軍“斷其首,屍不僕,猶奔馬而還”的傳奇人物宋士堯被殺,陳珙等一批重要官員被俘虜。
佔邕州城後,儂智高在此建立“大南國”,自稱“仁慈皇帝”,年號“啟歷”,沿循宋朝制度封官建政,強化其統治權。同時大赦境內。部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兵員頓增至一萬多人。
五月庚申,儂智高率軍入龔州,知州、殿中丞張序棄城而遁。
次日,儂軍進藤州,知州、太子中舍李植逃之夭夭。
繼之,儂軍輕易地佔領梧州,知州、秘書丞江鎡不予抵抗,棄州城而逃生。
五月癸亥,儂軍進據端州,知州丁寶臣驚魂落魄,不顧州城,倉皇逃命。
皇佑四年五月丙寅抵達廣州城下,開始了起事以來最艱苦、歷時最長的圍城作戰。
六月甲申廣、端州都巡檢高士堯在廣州市船亭同儂智高進行了一次軍力較量,為儂智高所敗。但是,由於廣州城堅防嚴,守軍又得到外援,儂智高久攻堅城不下,給宋朝集中兵力南下以時間。
面對著日益緊張的形勢,儂智高只好解除長達五十餘日的廣州之圍。儂軍退出廣州,遇上英州知州蘇緘在四十里長的路上佈設槎木、巨石為礙,被迫繞道由沙頭渡江,北上清遠縣,向連州、賀州進軍。攻賀州不下,在這一帶轉戰一個多月。
九月庚申,儂軍西攻昭州,知州柳應辰棄城逃走。這是離開廣州後首次攻下的州城。
在開抵英州時,在那裡守備的楊畋因怕被圍攻,竟然採用了堅壁清野的辦法——棄地燒糧。
起義軍繞過該城,繼續向北進軍韶州。這時宋軍早有防備,儂智高吸取了死圍廣州的教訓,不再屯兵城下,轉戰湟州,直指桂中、桂北。那裡的守軍潰不成軍,聞風披靡。
廣西賀州很快被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起義軍在那裡取得極其輝煌的戰績:接連擊斃了兩個著名宋將——廣南東路鈐轄張忠及廣南東西路鈐轄蔣偕這兩個高階將領。
......
至此,宋朝才驚慌失措,派狄青領二十萬大軍從京都日夜兼程南下鎮壓起義。
趙昕來自後世,自然知道儂智高反叛就是被宋朝一幫慫包大臣給逼的,儂智高雖是少數民族,但自幼受宋文化薰陶,心實則向宋,為什麼這麼說呢。
皇佑三年二月,儂智高向宋朝請求內屬,宋朝沒答應,又以馴象、金銀來獻,宋朝還是不答應。
同年四月,儂智高繼續向宋廷“貢方物,求內屬”,宋廷還是沒有接受。儂智高附宋之心未死,“後復貢金函書以請,知邕州陳珙上聞,亦不報。”此外,儂智高還多次向宋廷求投官職,“以統攝諸部”。
第一次,求補田州刺史,宋廷沒有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