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七夕 (第1/2頁)

宣武三年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在宋代叫乞巧節,每當七月初七的夜晚來臨,開封各處繁華的大街都有賣磨喝樂的,所謂磨喝樂指的是一種雕塑的小佛像。

這種小佛像大都是用上好的木料雕刻而成,並塗上色彩裝在一個欄座上,或者用紅紗碧籠子裝著,或者有金銀珍珠象牙翡翠精心裝飾,有的一對可價值千錢。

皇宮中及顯貴之家和普通士大夫都把這種磨喝樂當作一種時髦的物件買來作為節日禮品。還用黃蠟澆鑄成鳧雁、鴛鴦、龜魚等動物的形狀,外面加以彩繪或者雕刻,被稱為“水上浮”。

又用一塊木板,上面鋪一層土,土裡種上穀子讓它長出苗來,還在木板上佈置小茅屋和花木等,再做一些農家的小人兒,整體呈現出一個村落環境的縮小景觀,被稱為“谷板”。

又把瓜雕刻成各種花樣,被稱為“花瓜”。再用油和麵加上糖或蜜做成咧嘴笑的娃娃頭,這叫做“果實花樣”。

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奇巧物件,如捺香、方勝等。如果買一斤這一類的果實花樣,其中必定有一對身穿盔甲模樣的人,就像門神上的武士似的,其形象逼真,就像真的將軍一樣,被稱為“果實將軍”。

又把綠豆、小豆、小麥放在陶瓷器中用水浸泡著,待其長出幾寸長的嫩芽,再用紅、藍彩色布條把青苗系成一把一把的,被稱為“種生”。

七夕前的三五天當中,車馬盈路,錦繡滿街。剛採摘的還沒有開放的荷花苞兒,城裡人善於造假把它做成雙頭蓮,賞玩一會兒,用手提著從外邊回來。

皇宮內,早在前幾天趙昕便讓人在延福宮空閒出搭建了一座“乞巧樓”。

趙昕正在同後宮眾嬪妃和皇子公主坐在乞巧樓裡玩耍。

趙昕的三位妹妹,和他的幾位公主正在學習穿針引線,為的是顯示手巧,同時焚香行禮,這叫做“乞巧”。

而妃嬪們也在皇后高滔滔的帶領下,對著一彎新月穿針引線,或者把宮人抓來的小蜘蛛放在一個盒子裡,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再去觀察它,如果蜘蛛結的網又圓又正,這就叫做“得巧”了。

“官家!今兒個是乞巧節!官家難得放鬆,不若也同姐妹們來乞巧一下!”

皇后高滔滔見趙昕在那看著眾發笑,便走上前來勸道。

“那都是你們女兒家的玩意!朕才懶得弄這些東西呢?”

趙昕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不參與她們女兒家家的事情。

“父皇!你給蓉蓉講個故事吧!”

孩子的心性到底是不安分的,讓他們靜下心來穿針引線,是很難得,趙蓉蓉穿了幾下,並沒有穿進去,就將其仍在一邊,而後跑到趙昕身邊纏著他,讓他講故事。

幾位三四歲的公主見此也都跑到了趙昕身邊,纏著他講故事,兩位皇子由於趙昕對其嚴厲的原因,心裡想過來,但又有點拘束。

高滔滔本想上來阻止皇子皇女們的胡鬧,但奈何趙昕朝她使了一個眼色。宮裡的皇子公主最喜歡的就是聽趙昕講故事了,趙昕的故事不但有趣而且教育意義很深,什麼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都被趙昕改編了一下然後講給皇子皇女聽。

趙昕看著站在不遠處的兩位皇子,便笑道:“你倆也過來吧!自己搬個錦凳,不準要宮人們幫忙!”

“是!父皇!”

兩位小皇子使出吃奶的力氣搬起錦凳,氣喘吁吁地來到了趙昕面前。

“很好!男子漢大丈夫!就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