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殿內,趙昕的話一落,一眾朝廷大臣,贊成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
趙禎威嚴道:“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我朝太祖雖然崛起于軍中,但依然是一普通百姓,所以我趙氏雖然貴為大宋皇族,然則依然是萬民之中的一員,沒有萬民的擁戴,又何來血統尊貴之說。”
趙禎又朝著遼使蕭惠說道:“遼使,朕答應了貴國三公主與我大宋太子締結姻緣一事。”
“富卿!”
“官家!臣在!”
富弼趕忙出列道。
“朕派遣富卿為迎親使者,攜帶黃金兩萬兩,絹十萬匹,以及各規定中的求親物品,前往遼國迎娶三公主耶律寒香。此外,朕將親自書寫兩國永久盟約!”
“臣!謹遵官家旨意!”
富弼趕忙領命下去。
......
遼國使臣拜謝後,緊接著是西夏使臣覲見,西夏正副使穿戴都是一樣的,都戴著形制較小的金冠,上身穿著粉紅色的窄小袍子,下身著吊敦褲子。
他們在跪拜的同時雙手放在胸前,左手緊把右手大拇指,其左手小指則指向右手腕,而右手四指皆伸直,左手大指向上。
西夏使臣都沒有提要嫁什麼公主來,反而提出了要大宋增加榷場的貨物,以方便兩國互商。
趙禎沒有當場答應,而是說要它日與朝中之臣商議之後再給回覆。哪些東西是可以流落到西夏國的,哪些東西是不可以流入的,都得拿捏出一個章程來。
西夏使臣退下後,朝鮮使臣上前拜道:“大宋皇帝陛下!我國去歲遭遇大災荒,我朝國君搜刮國庫,實在是拿不出與以往同等數量的貢品,所以此次貢品不及去年三分之一,還望陛下諒解!”
趙昕不還好意地看著朝鮮使臣,心想,據錦繡衛傳來訊息言,朝鮮去年非但沒有什麼大災荒,反而是大豐收,結果所帶貢品竟然不及往常三分之一,顯然是瞧不起宋朝啊!
“父皇!我大宋去歲也是饑荒四起,災害頻發,是故兒臣認為回贈與朝鮮國的禮品,也應酌情減少!”
趙昕起身說道。在心裡卻已經將朝鮮國打上了一個大大的紅色叉號。
“嗯!既然本國和朝鮮國去年都是災年,那就互相諒解好了!”
趙禎回道。
按以往的慣例來的話,朝鮮之後就應該是交趾國,然而現今交趾國各皇子內戰打的正是熱火朝天之時,所以並未派遣使者前來。
緊接著上來的是回鶻使臣,都是高鼻樑,長鬍須,用長長的綿鍛包裹住頭髮和頭頂,披著穿在最外面的衫子。
由於西夏叛亂,阻斷了交通要塞,所以回鶻已經好幾年沒來朝見大宋朝了,還是去年夏竦與西夏談及此事,才有了回鶻前來朝貢一事,回鶻帶的禮物頗為豐厚,別人投之以逃,趙禎自然是報之以李,所以給的回禮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