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參加考試的538名官員,經過考核後,合格的有200多人,其中進士165人,恩蔭之人僅僅只有45人。
考核第一名龐統,第二名公孫策,第三名蔡襄長子蔡勻,第四名文彥博三子文齊賢,話說文彥博是真的能生,八個兒子,一個女兒!第五名曾公亮之子曾孝寬,第六名富弼長子富紹庭,第七名包拯長子包??,第八名賈昌朝之子賈田,第九名梁適之子梁彥通,這個也是個狠人,有八個兒子。第十名晏殊第七子晏幾道。
趙昕一看這前十名基本上都是當朝重臣之子,有的後來甚至做到了宰相之職,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啊!
趙昕便與東宮設宴款待了前十名,並且宴會中,旁敲側擊的問了這十人是否願意前往廣南南路為官,畢竟這是人,說白了都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富二代。
朝廷重臣自然不傻,知道去廣南南路歷練一番,想必回來後,身後都會被打上東宮的烙印,日後加官進爵自然不在話下。
結果卻是一眾富二代們都表示任憑差遣,這倒是讓趙昕沒有想道。
趙昕擇取了兩百名官員,每人都給了賞賜,封了官職,大多是縣令,縣蔚。並且派了一對精兵護送他們前去廣南南路。
對於考核沒透過的人,雖然被免了官職,但趙昕依舊是給了他們一個選擇,那就是前往軍中充當先生,教授士兵們讀書識字。
趙昕軍中的先生們現在主要由黃師宓在負責,因為趙昕發現這個長相奇葩的傢伙,天生就是幹傳銷的,起初趙昕只是單獨教授了他一些基礎的東西,結果這傢伙不但活學活用,並且加以創新,而士兵們對趙昕的忠誠度那是直線上升啊!
趙昕軍中的先生們分為12級,每個級別的待遇都不一樣。目前最高的是六級先生黃師宓,他的待遇就相當於知州的待遇。不過這些先生們只有待遇,而沒有實權,他們的俸祿也不是朝廷來發,而是趙昕自掏腰包。
前來參加考核的進士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無權無勢,等待補官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所以見當先生能有如此多的俸祿,十之八九都自願留下來了。
由於先生很難招到,所以對六萬名士兵進行掃盲的任務很是艱鉅,有了這些進士們的加入,進度自然就加快了,士兵們的忠誠度和戰鬥力也在飆升。
對於有家眷的先生們,趙昕還親自派了士兵將他們的家眷接來開封,以解決先生們的後顧之憂。
一場考核雖然結束了,但改革之路才敢剛開始,而對於那些以各種理由來拒絕朝廷召喚的進士們,朝中一重大臣們還沒商量出來對策。
垂拱殿內。
趙禎說道:“不聽從朝廷號令的進士們,眾位卿家終歸是要拿出一個懲戒方法出來的。”
梁氏出言道:“官家!不若削減半年俸祿,以儆效尤可好?”
他奉行的還是朝政蕩平的政策,就是不想鬧的天下士子人心惶惶,隨便處罰一下意思意思就完了。
龐籍出言道:“梁相之言,有些過於輕了,長此以往的話,朝廷威嚴必將受損,所以臣認為,應該加重處罰,罰俸三年!”
趙昕心下很是納悶,說來說去,只是罰點錢就了事了,等待候官的進士們不是家財萬貫的基本上都來京參加考核了,至於那些家財萬貫者,會在乎這點朝廷的俸祿嗎?
包拯出言道:“官家!臣以為應該查明這些進士所推辭之理由是否真實,在言懲處方為上策!”
“太子!這件事是你鬧出來的,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