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哇!”
湯師傅實在太高興了,嘴中不斷高呼,揮舞著手中的試讀稿。
“湯師傅……”
弟子們都被他這樣子嚇到了。
湯師傅看著眾人激動道:“我們來這揚州也有半年了。幾個月前,揚州七省商團文印處得知老夫在此,便邀請老夫成為他們的試讀之人,這段時間也看了一些書,可都沒什麼意思,不過泛泛而……可這本少年包青天,卻讓老夫眼前一亮!看第一篇時,老夫就很是震驚了,可看到這第二篇,實在是忍不住讓人深感佩服,拍案驚奇!”
“老夫湯顯祖這一生看過無數書稿劇本,早已對別人所寫的東西沒了期待,可是看了這兩本少年包青天,卻讓老夫這半隻腳都邁入了墳墓的老傢伙,恨自己生得早呀,多想看看這少年包青天以後還有什麼樣的故事!”
“而這故事在老夫看來,極為適合改編為劇本演繹給老百姓看,老百姓定然會為此而感到驚奇的!老夫甚至迫不及待的想去七省商團文印處,看能不能把這書改編成劇本!”
其他人面面相覷。
“湯師傅,一本小說而已,有這麼好看嗎?”
“連湯師傅都覺得好看,必然有其可取之處。”
“湯師傅,把你這本書給我們也看一看唄,我們倒想看看這本書到底有何神奇的地方!”
……
少年包青天第二篇從記錄完畢到印製初稿的時間是第一篇的一半。
但是。
反響比第一篇還要好!
或許是因為血祭壇的故事更貼近老百姓生活,尤其是不少試讀之人都有在書院私塾學習的經歷,更能讓人感同身受。
上一次給胡天洲好評的信件不過三四十封,這一次卻多達七八十封,甚至讓他看都看不過來了。
即使這幾日,張三有時在文印處挖苦胡天洲,也沒有人像以前那樣再搭理他了。
文印處編纂能寫出這等小說,不少人驚掉了下巴,就連其他編纂也對胡天洲多了幾分佩服。
這天下午。
胡天洲完成了少年包青天第三篇的訴說,和兩名書生檢查了好了文案,準備離開。
剛出門。
胡天洲聽到了拐角處幾個人小聲的議論聲。
“不得了啊!”
“怎麼了?”
“你沒發現今天來揚州分館的人更多了嗎?其中不少人都是嚷著要見那個少年包青天的作者的!”
“哦,你說的是那部小說呀!說起來,那個編纂還真厲害。寫出來的小說比那些寫了多年的作者都要寫得好,分館上下都在打聽那個編纂呢!”
“真是編纂寫的,不是別人代筆的嗎?”
“那還能有假?這可是經過文印處馮協理審查過的,再說了,就算是別人寫的,也沒必要以這文印處編纂的名義來發布這本書呀。”
“真厲害呀!”
“對了,你看過少年包青天嗎?之前聽人口述過一部分劇情,精彩得不得了,可惜的是咱們是分館的人,不然早從外面弄一本少年包青天第一篇來解解饞了,據說,現在外面已有第一篇的手本了!只是,咱們這商團的侍者自然不能去買盜版了,不然,要是被曉得,非被開除不可!”
“你真想看,改天我去找找文印處,說不定能從編纂們口裡聽到一些有關於少年包青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