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最能打的歌要來了嗎?”
“好變態啊,一首比一首猛,每首都可以當主打歌的感覺!”
“迫不及待了,今年花得最值的八塊八!”
看見了專輯彈窗的歌迷們,對林知行新專輯《新世界》最後一首歌充滿了期待。
某高檔別墅內。
連聽了林知行九首歌的羅德勝,眉頭微皺。
這張專輯裡,幾乎每一首歌的風格都有些不一樣,不存在歌曲套娃重複,可以說每一首歌都是用心去製作的。
不光有質量,而且很符合當今年輕人的市場。自己的專輯受眾都是些中年人,為情懷買單的多一些,購買力遠不如年輕人。
此刻,突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襲來……
“聽媽媽的話……”
羅德勝看著最後主打歌的歌名,有些感到疑惑。
從歌名上看,歌曲主題差不多是歌頌母愛型別的歌,這個型別的歌哪怕寫得好的,聽眾也幾乎就是在電視晚會上去聽,很少會私下去聽。
可以說這類歌受眾非常的小眾,為什麼前九首歌選了契合市場的歌,主打歌要逆流而上呢?
羅德勝心懷不解,點下了音樂播放鍵。
正在播放《聽媽媽的話》
●━━━━── 4:25
與此同時,最後一首歌的歌曲封面,吸引了此刻聽歌的歌迷們。
封面是林知行跟老媽許梅比剪刀手笑容燦爛的合影照片,空白處還有幾行字。
你出生了,她視你為珍寶,並給你起名林知行。
4歲那年,她發現你有鋼琴的潛力,為你買了一架鋼琴,而你卻為了逃避練琴,經常弄壞它。
6歲那年,她為你報畫畫興趣班,而貪玩的你卻經常辜負她的期望,逃課去找小朋友玩。
8歲那年,她教伱講abc,而你卻不耐煩的讓她走開。
18歲那年,你高中畢業了,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她在家裡流下了欣慰的眼淚,而你在外與同學通宵一天。
21歲那年夏天,你釋出了第一張專輯《鳳鳴》,她是第一個鼓勵你的人。
21歲那年秋天,你釋出了第二張專輯《新世界》,這時的你逐漸發現,原來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
“這個封面好讓人感動啊……”
有些聽眾歌還沒聽呢,光看個歌曲封面,眼睛都看尿尿了。
舒緩悠揚的前奏恰時響起,有了封面故事的代入,粉絲們聽得格外投入。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為什麼別人在那看漫畫”
“我卻在學畫畫對著鋼琴說話”
“別人在玩遊戲我卻靠在牆壁揹我的ABC”
聽眾們眼前一亮,歌詞跟封面的故事非常契合,看來歌曲是寫給自己媽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