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都是黎族的首領,代表絕大多數黎族百姓的意志,既然都到齊了,那就坦誠的說,大家都是忙人,不過在談話之前定下幾個基調,同意基調的人留下談,不同意的離開艙室,等我們談好之後,再送回岸上!”
朱允熥放下茶杯,看向符屠,“當然再次之前,我代下面的人向符首領道個歉意,之前開國沒有邀請,的確是下面做事不謹慎,如果符首領有機會前往海口,本王願意做導遊,帶領首領看看海口的天地!”
“大王客氣了,符屠不過就是黎族首領,當不得大王如此禮待,至於之前錯失大王開國,實乃是符某名聲太小,這怨不得誰!”
人給面子,符屠自然要給人面子,如今朱允熥有這重解釋,符屠自然不會放著不放,藉著梯子自己就下來了。
“的確是下面人做的不好,這一點該道歉還是要道歉,一會本王會有一份賠禮,不過暫時等我說完!”
“全憑大王的意思!”
符屠繼續客套。
“王十三娘沒問題吧!”
“一切都聽大王的意思!”
王十三娘好似沒瞧見朱允熥和符屠的寒暄。
“那麼就開始!”
朱允熥坐直了身子,“本王在開國大典上,對著我漢族香火,我老朱家的香火,天地神靈宣誓,我瓊海國未來依法治國,以公約治國,一切行事將依照三級公約,而非人治獨裁,此誓言相信各位也聽說過!”
“不錯,當時十三娘便在現場!”王十三娘回應道。
作為黎族的首領,不可能不懂漢族那一套的,就算不懂也可以請教懂的人,自然明白朱允熥在開國大典上說出那一套話的效力。
“符某亦是有所耳聞!”符屠笑道,若非這點他也不會來了,要知道他們寨子的原罪可還是在呢。
“既然都知道那就好辦,凡尊我瓊海國三級公約者,皆為我瓊海國子民,為我子民者本王皆一視同仁。
黎族尊一人,本王庇護一人,黎族全尊,本王庇護黎族上下,你們的矛盾是黎族內部的矛盾,只要不上升違反公約,公約所不管的本王亦不管,此乃接下去一切商談的基礎,對此兩位首領有何看法?”
“大王嚴正法度,依法形式,符某佩服!”符屠當即應和道,這是對他最好的選擇,其最擔心就是朱允熥站到王十三娘這邊。
反倒是王十三娘這邊不少人臉上紛紛不滿。
“今日我可以偏袒一方,明日我便可以偏袒另一方,你們現在攝與大明兵鋒不敢亂動,但你們卻不知我中原漢族最強並非兵鋒而是謀略。
漢武帝出謀略七國叛亂終結,三國謀略無窮不知使多少民族覆滅,隋文帝出謀西域安寧,唐出謀略四海臣服,宋不會打仗但依謀略延數百年國祚,如今我大明繼承漢人衣缽,若依謀略對付爾等,你們能堅持多久?”
這不僅僅是展現肌肉,更是現實的。
“謀略之道,潛移默化,與歲月之中亡族滅種的案例太少,本王視黎族為子民,而非敵人,所以這謀略不會輕用!”朱允熥做出總結。
聞言,一眾人再次沉默下來,無論是與符屠,王十三娘在這一刻都想了不少。
“這是漢族謀略的一部分,在中土歷來都視為禁術不與傳播,二位首領事後可以看看!”朱允熥從桌子上拿出兩部孫子兵法,示意侍從將書遞給符屠和王十三娘。
接過書籍,看著封面上寫著的孫子兵法,符屠和王十三娘臉上色彩變化不斷。
孫子兵法之名太廣了。
就算是黎族蝸居瓊海也逃不過孫子兵法的影響,只可惜誰都沒見過真本,一如朱允熥說的那樣不與傳播,是秘術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