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璜這邊接二連三的發動猛攻的時候,楚國朝堂也終於收到了接二連三的壞訊息。
第一波報信的使者前來的時候,春申君正在向楚考烈王獻策:“淮北地邊於齊,其事急,請以為郡而封於江東。
春申君想把他之前在淮北齊楚邊界的封地獻給國家,設定郡縣,以防備齊國,他的封地則改到江東。
歷史上的春申君,提出這個建議後,封地改到了江東,都城就是吳故墟姑蘇,也正是戰爭代行者們作妖的地方。
“一心為寡人者,舍君其誰?”
楚考烈王很高興的誇讚道。
他一直都覺得只有春申君才是處處為自己著想、為國家著想的好兄弟,他決定要征伐大量徭役,在吳墟為春申君建一座大大的宮室。
當年沒有春申君幫助他從秦國返回楚國,他就當不成楚王。
也正是因為如此,楚考烈王即位之後就任命春申君為令尹,這個職位就是楚國的丞相,然後還給了春申君淮北十二座城池做封地。
高興的楚考烈王拉住春申君的手想要與他同榻而談,這時候卻有侍衛稟報,景行的侍衛穿著孝服求見。
景行的侍衛是在董璜軍攻克了江都之後放回的,一起放回的還有幾個降兵以及景行的屍體,只不過,這個侍衛快馬加鞭先行一步而已。
楚考烈王和春申君的臉色當場大變。
“景行戰敗身死了?”
二人對視了一眼,連忙讓侍衛入內。
侍衛只是如實說了戰爭經過之後,便剛烈的拔劍自刎。
“景行竟然真的戰敗了!”
直到此時,楚考烈王都不太願意相信。
那可是景陽的兒子啊,景陽這才死了幾年啊。
“是臣舉薦不當。”
身為令尹的春申君伏身請罪。
歷代楚王餘下較嚴,常有令尹被殺。
當然,以春申君和楚王的關係,不至於此,但景行是他舉薦的,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的。
景陽是之前楚國少有的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將。
春申君與景陽的關係不錯,一起出徵打過魏韓齊,滅魯的時候,景陽也多有出力,因為春申君對景陽的能力很認可,他也知道景陽的兒子景行是個知兵之人,這才會在收到胥友裕等人要謀反的密報後,決定派出景行帶著四萬正軍、四萬私卒、六萬縣師出征,並要求吳縣等地的正軍、私卒、縣師全部聽從景行的統一指揮。
春申君是真的想提攜景行的。
沒辦法,近年來楚國一直缺少大將之才,景行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壯年一輩中也就是項燕和景行出彩,但是項燕和他不親。只是如今景行已經身死,春申君的選擇也不多了。
“不怪你,誰能想到景陽虎父犬子啊。”
楚王點評了一句。
【幸而,所亡精銳多是景氏一族的私兵。】
這句話楚考烈王壓在心底,沒有說出來。
楚考烈王這邊還沒有評價完景行,壞訊息卻一個接一個扎堆而來。
“什麼,江都失守了?”
楚考烈王站了起來:“又有封君叛亂?”
江都按照某藍星地理,差不多就是揚州,在這個時代是吳國昔日開鑿的連線姑蘇——長江——淮河的大運河邗溝的重要樞紐,也算是楚國的腹地。
這裡失守就很令人抓瞎,不僅南北商貿斷絕,而且想要從淮北調兵南下的路都要斷絕。
“敵人自稱大虞……”
使者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