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契丹撤出順州的第一時間,羅幼度便派人入手接管了順州城,接見了一直充當內應的順州名士鮑榮,提拔他為順州長史,以示嘉獎。
鮑榮激動得熱淚盈眶,欣然接受。
當年劉廷高同樣以順州長史相邀,鮑榮不屑一顧,現今羅幼度以相同的職位邀請,這位名士卻感動得泣不成聲。
羅幼度見之感慨,太平年間,人心難測,但這亂世中能夠堅持操守,定是為值得信任的好人物。
契丹大軍一路北上,羅幼度遠遠地跟著,並沒有一戰的意思。
這過了順州,到了密雲地區,已經踏入燕山山脈了。
周邊環境開始複雜,地勢也逐漸多變。
好戰的將官提議乘勝追擊,讓羅幼度拒絕了。
契丹明擺著要退,在這關鍵時刻,貿然上前一戰並不理智。
保不定激怒那睡皇帝,丟下一支孤軍,死守著檀州不退,可就不妙。
檀州位於燕山群山丘陵之中,依山傍水而建,極難攻取。
同時檀州也地處燕山山脈的最北處,拉長了上百里的後勤道路,並不值當。
聰明人達成一股默契,你不噁心我,我也不噁心你。
大家好聚好散,都別整么蛾子。
不過羅幼度顯然低估了耶律璟這睡皇帝的報復心理。
耶律璟到沒有在檀州整壞,畢竟羅幼度後邊跟著。
但他在從古北口撤入草原的時候正值晚上,乘著夜色,耶律璟將古北口能拆的都拆了。
本來古北口在契丹得到燕雲十六州以後就失去了作用,這裡也不像渝關那樣擁有商業走私價值,荒廢了多年。
經過耶律璟胡亂破壞,還弄塌了一處失修的城牆。
顯德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當羅幼度來到古北口,看著一片狼藉的模樣,心底忍不住罵了一句:“狗崽子,不講武德。”嘴裡卻笑著對左右道:“看這古北口的模樣,我就能想到耶律璟那無能狂怒的模樣,有本事他將長城都給拆了?正好,他拆城牆,我燒草場。燒到這一片都歸我大周為止……”
韓令坤、慕容延釗、袁彥這樣的老將,他們對古北口沒有什麼感覺。
三人想的是此次大戰,自己的表現如何,回師汴京,能夠獲得什麼樣的封賞。
這類老將,打是能打,但是沒有抱負。
他們重兵重權重身份地位重財,唯獨沒有武將開疆擴土的壯志雄心。
根本不會在意古北口的戰略價值。
潘美、曹彬、李處耘三人卻不約而同地眺望著塞外草原,心情各自激動。
他們是年輕一輩的將領,而且羅幼度平時注重思想教育,常給他們灌輸男兒大丈夫理當揚名域外。
而不是立功以後據地當個小諸侯小軍閥,禍害百姓,一點出息都沒有。
真男兒就應該像漢唐一樣。
不殺幾個匈奴蠻子,配稱大漢兒郎?
不滅幾個國家,好意思說自己是大唐將軍?
得有這種氣魄,武將的地位身份才真正站得穩,而不是畸形的內卷,拉幫結派,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