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第一軍司令部的會議室裡。
爐子裡的木炭噼裡啪啦的燃燒著,給正在宣讀各地區戰報的作戰參謀,增添了些許背景音色。
參會的軍官們一個個板著臉面無表情,汗珠子順著額頭流了下來,氣氛壓抑極了。
最近一個月的戰報都沒有好訊息。
全都是各駐紮警戒部隊,遭受八路軍襲擊,損失了多少炮樓,多少人員傷亡,遺棄了多少槍支彈藥。
每一處看上去數量不多,但是全加起來,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作戰參謀面無表情的念:“總之,在過去的一個月,皇軍損失頗大。
據統計,一共一百一十六座炮樓被摧毀,皇軍人員損失高達一千七百餘人,皇協軍損失人數在三千人以上。
三月份同比二月,炮樓損失增加了八倍,人員損失增加五倍。
同比一月,炮樓損失增加的是十二倍,人員損失增加了七倍。”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這還只是三月下旬,一整個月並沒有完全過完。
相比一月份,出動兩萬人對八路根據地掃蕩。
以及二月份,多地調集軍隊圍剿八路總指揮部,產生的一系列戰鬥。
三月份,日軍並未主動掀起大戰,足以稱得上是修身養息。
可問題是,各個部隊的損失不減反增,而且是翻了倍打的滾的往上升。
不到一個月,大日本皇軍人員損失一千七百餘人。一個月人員起碼在兩千人。
如果每月損失持平的話,一年就是兩萬四千人。
四年就是將近十萬人。
可整個第一軍,把後勤技術兵種加在一塊,也只有八萬多人。
也就是說照這樣下去,都用不了四年,第一軍就會被打成個空殼子。
駐守陽泉的第四旅團長,山省太郎少將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
整個山西處處是狼煙,到處是烽火。八路的威脅,已經到了不可不治的境地。
與之前不同的是,八路得到了一種新奇的攻堅武器,我軍的炮樓頻繁遭襲,並且被其屢屢得手。
據下面的人彙報,那種神奇的武器,是一種扛在肩膀上的炮筒子。
三四百米外便可發射炮彈,輕鬆摧毀磚石結構的防禦工事。
而且這種武器不止一個兩個,數量已經相當氾濫。
炮樓已經不能成為我軍士兵,可以放心依靠的防禦建築。
反而成了一個目標明顯的靶子,造成駐守炮樓計程車兵大量陣亡。
士兵已不願意駐守炮樓,一旦得到了命令,就像是赴死一樣,無精打采面如死灰,甚至想出自殘的方式來逃避。“
他的一番長篇論述,說的其他軍官心有慼慼,認同不已。
一個軍官說道:“下面的人都說,炮樓是個活棺材,誰要是領到去駐守炮樓的任務,就是一隻腳踏進了棺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