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的科技不一樣,“古代戰鬥模組”的字尾是模組。
僅僅這一點,就體現出其特殊之處。
模組,意味著複雜的集合體。
而“古代戰鬥模組”也正是這樣的。
雖然目前只是初級,但是卻有三種攻防形態。
之前陳軒對付生化吸盤魚使用的是“突刺”形態。
啟用了這個形態以後,“鯤鵬號”的全身上下,包括木屋和甲板,都可以按著陳軒的意識,向外伸展出鋒利的金屬尖刺,整個船體會變得像是個刺蝟一樣,而尖刺的長度極限是20公分。
由於尖刺的長度有限,這就導致了“突刺”形態的防禦意義要更大於攻擊意義。
而且不僅僅只是防禦像生化吸盤魚這樣粘在船上甩不掉的物種。
有了這個形態,如果他下次在海上經歷海獸的襲擊,就像之前暴雨那樣被撞的差點散架。
那麼只要他發動尖刺,應該可以使“鯤鵬號”轉危為安。
應該沒有哪個生物會對像刺球一樣“鯤鵬號”感興趣。
不過陳軒又想到了之前見過的章魚海怪。
章魚海怪身上的觸手質感看上去就像金屬一樣,也不知道它怕不怕“鯤鵬號”上的尖刺。
除了“突刺”形態,另外的兩種形態,一個叫“撞角”,一個叫“拍杆”。
心念一動,陳軒啟動了“撞角”形態。
只見“鯤鵬號”的船頭和船尾向外凸出,憑空生長出了巨大的金屬角,體積相當於一個水桶的大小。
這個時候的“鯤鵬號”看上去就彷彿一隻犀牛。
雖然還沒嘗試過撞角的威力,但是光看這巨大的尖角,陳軒感覺只要速度夠快,一發撞擊足以開山裂石。
不過力的作用是相對的,用撞角攻擊,“鯤鵬號”自己也要承受一部分衝擊力。
這種近戰武器也要看情況使用,用的不好就是送人頭啊。
沒有選擇收回撞角,陳軒繼續啟用了最後的“拍杆”形態。
只見“鯤鵬號”甲板邊緣突然向上拱起,六個桅杆一樣的灰色金屬棍慢慢出現,而金屬棍的上方又生長出一個巨大的球狀金屬,看起來就像是一把樹立著的巨型鐵錘。
這個鐵錘和他的心意互通,他可以隨時控制著鐵錘的上升起落。
這就是拍杆了。
而這樣的拍杆在船頭船尾各有一個,而甲板的兩邊各有兩個。
透過意識,陳軒控制著樹立的拍杆落下。
鐵錘一般的拍杆猛地砸落向海面,只聽“砰”的一聲,海面上濺起一道巨大的水花,澆了陳軒一頭一臉,就彷彿是一個魚雷在水中爆炸。
沒想到威力這麼猛。
抹了一把臉,陳軒對於拍杆的表現非常滿意。
他接著又控制著拍杆升起。
鐵錘落下去的時候有多爽,收回來的時候就有多累。
雖然陳軒不用手動拉起,不過精神上的消耗,比他連著用“火焰噴射模組”10分鐘都累。
而且比起之前落下的速度,拍杆升起的速度要慢得多。
拍杆的攻擊雖然很猛,但是更像是蓄力的攻擊。
也許,等到以後陳軒的【精神】再度增強,可以進一步增加拍杆的攻擊頻率。
以後如果遇見了海獸,他可以指揮船上的拍杆對海獸發動連續且兇猛的敲擊,杆杆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