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府。
天還沒亮,上上下下就忙碌開了。
今兒個是自家老爺收關門弟子的大事,老爺和夫人都交代了,今天辦差都得小心了。
聽說京城來的那兩位貴人也要來觀禮,那就更不得了。
還好,雖然這杜府留下的都是以前家裡的老人,規矩什麼的沒有京城那邊的好,可管事的,還有幾個得力的丫鬟和嬤嬤,那都是杜太醫和齊夫人用著順手的。
有她們坐鎮,杜家雖然忙而不亂。
屋子院子連大門口都被打掃得乾乾淨淨的,灶下也燈火通明,採買天沒亮就去跟說好的人家,將要用的食材之類的給買回來了,此刻灶下的廚娘們,忙得腳不沾地。
杜太醫這個年紀了,覺少,聽著外面的動靜,也睡不著了,乾脆起身。
齊夫人心裡也有事,兩人乾脆起來,梳洗打扮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半天后,杜太醫倒是笑了:“這老都老了,經歷了那麼多事,怎麼收個徒弟反倒緊張起來。”
齊夫人乾脆指著說不放心,要再到處看看。
杜太醫只好抓著一本醫書,有一眼沒一眼的看著。
宋家小院這邊,張婆子也是一夜沒睡好,光拜師禮昨晚就盤點了五六遍。
連庫房都不放了,全堆在她的屋子裡,看著才踏實。
一早就醒了,換上了新作的衣裳。
吳婆子打來水,伺候著張婆子梳洗,給張婆子梳了個如今城裡老太太們最流行的髮髻。
雖然是孝期,到底今兒個事關重大,還給插上了幾根銀簪子,以表鄭重。
其他人也都醒了。
王永珠也有點緊張,這畢竟是她第一次這麼正式的拜師,又拉著宋重錦演練了一下拜師的流程,才鬆了一口氣。
宋重錦難得看到王永珠這麼緊張的樣子,比他們訂婚和成親那日都緊張。
一時心裡又有些發酸,拜一個老頭子為師而已,不就磕頭,斟茶嗎哼
面上還得安慰:“放心好了,一切都有主禮人安排,你只要跟著主禮人的安排做就好了。”
因著今日是王永珠的大日子,雖然在孝中,不能披紅掛綠,為了顯示穩重,王永珠特意挑了一套深色的衣裙,頭髮也梳得乾淨利落,並沒有戴一點飾物。
正是十六歲的青春年紀,即使是深色的衣裙,不著任何裝飾,越發顯得王永珠眼如秋水,眉如遠山,雖然因為守孝不能吃葷腥,可臉龐還透著青春豆蔻年紀,特有的粉嘟嘟的好氣色。
這幾個月,王永珠似乎開始抽條了,原來的圓嘟嘟的臉盤也開始瘦下來,平日裡不覺得,今天穿著深色的衣裙,裹著束腰,腳下一雙鹿皮的小靴,顯得身材高挑,纖細嫋娜。
張婆子看了,忍不住誇讚:“我家珠兒如今看來,倒越發像個大姑娘了。”
一面又心疼:“可見這守孝,把我家珠兒都餓瘦了。等你拜了師,我得問問你那師父,怎麼也得開點補藥,給你補補才行。”
宋重錦忙打岔道:“娘,時候差不多了,我們先吃早飯,再準備一下,等馬車來了,就該出發了。”
張婆子一疊聲的又讓丁婆子快把早飯端上來。
因著要拜師,也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怕吃了湯湯水水的,一會拜師的時候萬一要上個廁所啥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