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只說易師爺,歸心似箭一刻都等不得了,當天回去就收拾了行囊,本來他就是單身,身邊也就一個服侍的長隨,沒什麼太多東西,略微收撿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顧子楷見這般,也十分爽快的還給易師爺辦了踐行宴,只說易師爺家中有事,所以請辭家去。他雖然有些不捨,到底不能誤了易師爺的骨肉親情,只得答應了。
又當眾奉了一個匣子給易師爺,只說是一點車馬路費。
易師爺本待不收,可一想如今京城那邊還不知道什麼情況,以後說不得用銀錢的地方多,顧子楷出手肯定不會小氣。
也就不多推辭,假意推讓了兩下,就收下了,那匣子入手,輕飄飄的,倒是讓易師爺心中一喜。
這輕才好,裡面裝的就是銀票。
下頭那些作陪的,哪個不是人精,看這情況,也都紛紛讚揚了一番顧子楷和易師爺上下相得。
三言兩語間,就將易師爺架得高高的,就算想反悔也說不出話來。
酒過三巡,易師爺擔心酒多誤了明日的馬車,只喝了幾杯就說自己不勝酒力,要回去歇著去。
大家也不攔著他,讓人攙扶著回去了,也就散了。
第二日一早,顧子楷又準備了好些本土的禮物,滿滿的一馬車,十分給易師爺面子。
因為水路還不能行走,這一路回去,大部分要走陸路,易師爺到這邊一年多,也混了些面熟人情,昨日就約好了跟著人家車隊,此刻人家將將要出城,他跟上去就行了。
易師爺臨走前,衝著顧子楷長長的作了個揖,頭也不回的上車去了。
看著易師爺的馬車慢慢的走遠,不說顧子楷鬆了一口氣,就是張婆子,也一直派人盯著。
直盯到易師爺跟上了車隊,在後面慢悠悠的離開了雲中縣城,這人才回來稟告。
張婆子這才徹底放下心來,易師爺一走,她才有心情去關心自己放羊的那些山豬。
打了聲招呼,就帶著人往山裡去。
如今天氣還冷,到了那莊子裡,還是那一家子,又添了兩戶人家,主要是怕山豬小的時候照顧不到。
雖然是放養在山中,可這些人隔些時日,也要上山去檢視一番,知道這些山豬大致活動的範圍才好。
因此見張婆子和王永珠來了,倒是也不慌,老老實實的回答了問題。
還將人帶著到山上那些山豬經常出沒的地方看了看,他們運氣也還算不錯,還真看到了幾頭山豬出來覓食。
不過幾個月的功夫,這些山豬個頭不大,比起剛抓回來時候,略微長了些,身上的皮毛,在山裡泥地裡打滾,蹭著那些松樹油脂,倒是皮毛眼色深了,也亮了,像裹著一層鎧甲一般。
尤其它們十分警惕,這大冷天的,山裡的土都凍實了,也虧得這些山豬厲害,這都能嗅到土裡藥材的味道,愣是拱出來吃掉了。
只是稍微聽到一點動靜,就嘩啦啦的甩開了蹄子,幾下就竄入灌木中,不見了身影。
就這個身手,不說一般獵人獵不到它們,就是山裡那些狼啊虎啊之類的猛獸,恐怕也拿它們沒辦法。
難怪大家這麼放心呢!
看了一圈,張婆子和王永珠心裡有了數,獎賞了這幾家養豬的人家,這才心滿意足的下山了。
臨走前,張婆子看著這一座座山,想象著這山上跑著的都是自家的山豬,那真叫一個美滋滋,真真是這一片山頭都被自己承包了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