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顧長卿也知道,如今這世道,雖然不攔著寡婦再嫁。
但是再嫁能嫁個好人家的,那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此刻聽了易師爺這句話,倒是讓他眼前一亮。
易明仕這人,自己再瞭解不過,家裡人口簡單,就算有個姨娘,跟沒有一樣,真若是妹子介意,到時候放到莊子上去養老,也就不妨礙了。
再者,易家那兒子外放,女兒雖然嫁在京城,可也不過是個小官宦之家,到時候肯定不敢在自家妹子面前拿喬。
更妙的是,若是真能撮合兩人,妹子就能嫁回京城,一家人就不用分離了。有個什麼他也能照應得到,自家親孃若是想妹子了,也能隨時看到。
越想越覺得這可真是好主意。
不過顧長卿不是那莽撞的人,心中雖然動心了,面上卻不顯。
等回家後,先跟顧家老夫人商量。
顧家老夫人一聽,頓時動了心,雖然有些嫌棄易明仕到底身份低了些,不過是個舉人,又有了兒子女兒,嫁過去又是給人做後孃。
可到底自家閨女也是嫁過人,兒子女兒一堆的,也沒得挑。
再聽顧長卿將易明仕的條件一說,那先有五六分肯,如今就有七八分願意了。
母子倆合計了一番後,顧長卿才又找了機會,跟易明仕將這意思和打算半吐半露的說了。
當然他也沒瞞著易明仕,將張婆子的身世,還有家裡的人口情況,也都說了。
最後只說,自家這個妹子,雖然流落到了鄉下,可除了性子潑辣了些,口舌伶俐了些外,倒是個極明事理,極有主意的人。
易明仕雖然一直閉門謝客,可就算他不知道張婆子,也知道這定國夫人啊。
這顧長卿的妹子,可是這位定國夫人的母親啊。
只這一條,易明仕就心動了。
當下也就半推半就的透露點意思,覺得可行,就是怕張婆子看不上他,或者定國夫人不樂意。
顧長卿倒是沒敢大包大攬,只說,自己妹子如今正好跟她閨女和女婿在赤城縣,此次他跟顧子楷前去的雲中縣,就是那位外甥女婿推薦的。
若是他真有心,藉著這次機會正好能見見,若是有緣,那就再好不過了。
易明仕也就明白了。
所以這次到了赤城縣,易明仕那日藉口說是勞累了,先被安排在縣衙歇息。
在縣衙裡一切都被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他故作隨口一問,才知道,這都是宋大人的夫人和家裡的老太太安排的。
這老太太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日,就跟著顧子楷拜見了張婆子和王永珠。
易明仕本就不是貪好美色的人,只是他本來以為顧長卿的妹子,在鄉下那麼多年,肯定很顯老。
結果一見,居然比同齡人看起來還年輕精神。
不說別的,就是他家那個老姨娘,年齡大概和張婆子差不多,還被人伺候著,卻看著比張婆子還老上十來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