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妹子家,鎮上人都知道的,一打聽就清楚了。
王家兄弟去鎮上打聽過後,又還考驗了那家的小兒子幾次,才算吐了口,同意了這門親事。
如今兩家都交換了庚帖,就等著下半年接金花過門了。
金盤如今在長青書院讀書,金勺也已經開蒙了,王永貴是鐵了心要培育出一個讀書人來。
王永平和柳小橋出了孝期後,一番努力耕耘,終於有了收穫。
柳小橋的肚子跟開了掛一樣,四年生了三個娃,兩兒一女。如今也是兒女雙全,再沒有不滿意的。
就是金斗和全秀娘,婚後一年,也就有了身孕,一胎得男,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王永富如今是有孫子萬事足,家裡的生意已經慢慢交給了金斗和金罐,他只在後頭總管著就是了。
大房如今有了全秀娘,如今天天有熱菜飯吃,身上一年四季的衣裳不缺,比以前可體面多了。
如今全秀娘身上又有了,已經有四五個月了。
王家如今在七里墩的地位,比起那些族長和里正來也差不了什麼了。
這次聽說了王永珠要經過荊縣,見見他們,被縣太爺派人給接到了荊縣。還派人教他們規矩,又給他們做了新衣裳,打了新首飾,讓他們住在大宅子裡,有人伺候著,門口還有守著,不準輕易進出。
他們戰戰兢兢的在這大院子裡等著,猜測著,這妹夫難道又高升了不成?怎麼如今這架勢,比起上吃回來還足些?
這一大家子,足足十幾口人,孩子又多,雖然大人多番叮囑,,可也哭得哭,喊得喊,吵得人腦殼疼。
又不能出院子,每日裡只窩在一起,比在鄉下還不如。
只兩日功夫,王家人就有些坐不住了。
今日得了訊息,就換上了新衣裳,還有專門的婆子來伺候女眷們梳洗打扮了,在院子裡等候著。
連午飯都沒敢多吃,怕弄髒了衣裳,每人隨便啃了兩口饃饃,算是對付過去了。
大人好說,孩子們哪裡受得住,王永貴的三個孩子和金斗的兒子,都還小,平日裡家裡看得嬌慣,吃食上沒含糊過。
雞蛋羹,魚和肉從來沒斷過,突然只啃饃饃,都哭鬧著不依。
好不容易拿糖果糕點哄著了,一家子都累得不行。
看到姚大,那真跟看到救星一樣,一窩蜂的圍了上去。
七嘴八舌的問姚大,“姚兄弟,我娘和我妹子回來了沒?”
“姚兄弟,我們還要等多久?”
“姚兄弟,我妹子那個什麼夫人很厲害嗎?怎麼縣太爺都聽她的?”
……
姚大好不容易才回答完王家人的問題,不等他們再說話,就開口:“老太太和夫人已經在隔壁等著了,幾位舅爺,請跟著屬下來——”
說著,將人帶了過來。
先前還十分迫切的想見到自家孃親和妹子的,如今只隔著一堵牆、一扇門,王家兄弟反倒有一絲怯意了。
互相看了看,給了彼此一點勇氣,才抬腳跟著姚大往後院走。
柳小橋和全秀娘在後頭,努力叮囑自家的孩子:“一會子見了你們奶奶和老姑,可得聽話,要給奶奶和老姑磕頭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