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掛著官府的旗幟的船隻倒是不多見。
官船停泊有單獨的位置,因此雖然宋重錦他們的坐船到達的時候快晌午了,前頭都排滿了船。
可所有的船看到了,都主動挪讓開去,讓宋重錦他們的官船先靠上了碼頭。
一時岸上水上,無數雙眼睛都盯了過來。
宋重錦他們自然一時不會下船。
姚大他們先下船,指了一個當地的幫閒過來,問了幾句,丟了十來個大錢給了他。
沒多大一會子,那幫閒就帶著人到了碼頭邊最大的馬車行面前。
姚大和宋小寅一個會識馬,一個會砍價,合作十分愉快。
很快就敲定了十幾輛馬車到碼頭去等著。
先是一箱子一箱子的行李搬下來,然後就是簡懷風帶著瘸子和金壺、簡單一起下來。
宋重錦和王永珠最後才扶著張婆子一起下了船。
這西北地方,民風彪悍,看到王永珠,還有立夏和穀雨幾個年輕女人,不同於西北這地方女人的潑辣,倒是一個個都看直了眼睛。
宋重錦十分不悅,眼神冷冽的掃視了一下全場,那些本來盯著看的人,都後背一寒,知道這人不好惹,流水也似的低下頭去。
上了馬車,若是在他處,肯定是去住客棧。
可這已經離赤城縣不遠了,倒是住驛站還安全些,也省去了不少麻煩。
因此,先一行人到了驛站,出示了公文,任命文書等等,驛站的驛丞和驛卒忙恭敬的將人給迎了進去。
岐水城富足,這驛站也修得比別處齊整些。
因著此刻並無其他官員來,又有姚大給了足夠的打賞銀子,驛丞直接將最大的一個院子就給了他們。
還殷勤的送來了柴火和熱水後還不走,只拉著姚大旁敲側擊的打聽著,這赤城縣新的縣太爺什麼來歷。
姚大含糊了幾句,倒是從這驛丞嘴裡聽了不少關於赤城縣的八卦,一一給記在了心裡。
算了算時間還足夠,加上岐水城因為水路便利,這裡彙集了各地的商販,各色東西都是齊全的。
他們此去赤城縣,先前準備的恐怕不足,倒是要補充些東西才好。
王永珠倒是對岐水城十分有興趣,乾脆就吩咐在這裡多呆上幾日。
驛丞聽了這個訊息,越發高興起來。
要知道,他們在岐水城這個地方當驛丞,還真沒什麼油水可撈。
這裡是要道,來驛站住的人,大部分是那些兵爺,這些人脾氣又差,要求還多,一個伺候不好,不是挨鞭子,就是挨踹。
就更不要想賞錢了。
就算偶爾有一些小官吏,那也是扣扣索索的居多,恨不得一文錢不出,還指望驛站什麼都提供的。
因此他們的日子都過得苦哈哈的。
這突然來了這麼一位出手闊綽的大人,自然是希望多住上幾日,多給點賞錢不是?
為了這個,驛丞真是無話不說,上到這地方的風俗規矩,下到到了這裡,該準備些什麼東西,尤其是過了十月就要下雪,到時候風雪吹在身上,跟刀子一般,若是不多準備,只怕熬不過這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