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珠就笑了,和他商量起來:“咱們才剛被認回來,這兩日可風光夠了,這後院看咱們眼睛都在滴血呢。我可聽說了,這出門吃年酒,往年這府裡的公子都要跟著出去的。我倒是想著,咱們一動不如一靜,外頭到底不如這府裡,也怕有人使壞,尤其是王家人,終究是防不勝防。”
“還不如就說要在家裡溫書備考,也暫時避些風頭。”
宋重錦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有這時間應酬,還不如多看看書。打鐵還需自身硬,我要是中了進士,那才是站穩了腳跟。如今這些都是些虛熱鬧,做不得數,也不必放在心上。”
“只是要委屈你跟娘,這大過年的還得陪著我悶在家裡。”說著充滿了歉意的看著王永珠。
王永珠擺手就笑了:“咱們本就是一家人,你天天苦讀,我跟娘還能在外頭花天酒地不成?本來咱們在京城就不認識什麼人,一家人難得這麼清清靜靜的呆在一起也挺好的。”
“就是等過幾日,咱們一家子去師兄家拜年去——”說著衝宋重錦擠擠眼睛。
宋重錦頓時心裡也就明白了。
兩人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宋重錦和王永珠商量之後,也沒遲疑,等宋弘派人來喊他,要帶他出去吃年酒,他也就順勢拒絕了,只說要溫書。
宋弘雖然心疼,可到底也知道這是大事,當著其他幾個兒子的面,笑罵了幾句宋重錦書呆子,迂腐,可心裡卻是極為滿意的。
轉臉就吩咐宋五交代下去,說是大公子要讀書,最是需要安靜,府裡的人沒事就別去打擾,要是讓他知道有人干擾宋重錦讀書,直接拖出去打死。
又交代高氏,這宋重錦院子裡一併用度要給得足足的,尤其是炭火茶水之類的。
這態度,滿府誰看不出來,大公子如今這可是國公爺的心尖尖,可怠慢不得。
宋重錦和王永珠還有張婆子三人,每天呆在院子裡,一應的供應都是上好的,除了宋弘和高氏那裡,都先緊著他們。
又有宋弘發話,無人敢來打擾,日子過得又安靜又舒坦。
倒是這個年,京城裡添了幾大談資,熱鬧得不行。
宋重錦被認回來一事,是第一樁熱鬧,這等孩子在外頭養了二十來年才找回來的奇事,自然是人人都要說上兩句的,尤其是皇帝都還給了賞賜,更是讓人矚目。
不少人那日宴席沒去,聽去了的人回來後說,那找回來的孩子,跟宋弘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般,一看就是宋弘的骨血,更是好奇。
都等著宋弘出來喝年酒的時候將宋重錦帶上,也讓他們見見,沒曾想宋弘卻說宋重錦在家閉門苦讀準備二月的春闈,這個年節都不會出門了,。
這讓不少人扼腕,更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