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了門口,就看到宋弘帶著一個高大的青年走了過來。
定睛一看,嚯!這下都明白為啥宋弘非要認這個大個兒子回來了。
這一看就是宋弘的骨血啊!比起國公府其他幾個男丁,這個外頭認回來的,倒是最像宋家的人了。
不說族長,就幾個族老,看著宋重錦的眼神都溫和了下來。
宋弘上前,先給幾位族老問好,又狀似不經意,實則帶著幾分誇耀的語氣介紹:“幾位叔叔,這就是我那流落在外面二十年的兒子,重錦。”
一面又轉過頭來:“重錦,見過幾位長輩——”
說著又一一給介紹,誰是誰,該怎麼稱呼。
宋重錦早有心理準備,並沒有遲疑,上前不急不躁的給族老和族長見禮。
族長几人含笑受禮了,又寒暄了兩句,才有重新落座,有小廝送上熱茶來。
宋弘跟族長說了兩句大年三十開祠堂,入族譜的事情。
族長就衝著宋弘拱拱手:“恭喜國公爺,這多年後父子團聚。果然是虎父無犬子,這錦哥兒,跟你年輕的時候,可真是一個樣子。“
宋弘就愛聽這個話,眼睛都忍不住眯了起來。
其他幾個族老也附和:“可不是,這錦哥兒一看就是我們宋家的孩子。”
宋弘嘴上謙遜:“幾位族叔誇獎了,這孩子,看著是個習武的材料,可偏偏他卻要去讀書,也算他有幾分運氣,如今也算是考了個舉人在身——”
不說族老,就連族長眼睛都亮了起來,他們這樣的勳貴家,尤其是以武起家的,家中的孩子大多舞刀弄棍的,要是資質好,能吃苦的,丟到軍中歷練些年頭,將來也能子承父業。
可如今,他們宋家發家已經近百年了,家中的孩子早就吃不得苦受不得罪了,只能託庇父輩恩蔭,送到軍中掛個名頭而已,實際只是拿著幹餉,混日子罷了。
這都還是好的,還有那不成器的,每日鬥雞遛狗,在外胡作非為的,更是常見。
大多跟他們這樣的勳貴人家,如今都在家裡請了夫子,辦了私塾,教導家中的孩子讀書,不求他們考個舉人或者進士,能中個秀才,也很值得出去說嘴了。
要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也只有邊疆還需要武將,他們那裡捨得自家孩子去吃這個苦?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到底骨子裡就不是讀書人的料,這麼些年了,勳貴人家裡的孩子苦讀的也有,只可惜都天分平平,能中秀才已經少有,這能中舉人的,簡直是萬里挑一了。
因此,在族長和族老眼裡,此刻宋重錦哪裡是認回來的骨肉,簡直是撿回來的珍寶啊!
這樣的天份,若是考上個進士,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啊。
尤其是族長,更是多看了宋重錦一眼,心中暗自嘀咕,這孩子身上流淌著一半齊家的血,難怪能考中舉人呢。
頓時一個個將宋重錦誇成了花一樣,在他們眼裡,此刻宋重錦面色淡然,那是有大將之風,寵辱不驚,心性極佳!
宋重錦起身謝他們誇獎,就是謙謙君子,不驕不躁。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農女有田:娘子,很彪悍》,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