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落拓的少年郎,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子,卻因為一塊神秘莫測的龜甲改變了命運。
看著漫天的雪花,唐易輕輕搖了搖頭。
“瑞雪兆豐年,”旁邊傳來一聲欣喜的感嘆。
唐易一扭頭,原來是老譚。
“老譚,你為了收藏,手裡幾乎沒有過餘錢,守著金山銀山,卻甘心受窮,那你收藏,到底是為了什麼。”唐易沉默了一會兒,掏出了煙盒,遞給老譚一支菸。
“省博不讓抽菸。”老譚笑了笑。
“噢,我倒忘了。”唐易收起了煙盒。
“這個世界上,有人為名,有人為利,有人為了理想,有人為了道義。而我,都不是,”老譚前趨幾步,伸手接了幾片雪花,“我為的東西,就和雪花在掌心消融的瞬間一樣。”
唐易楞住了,“老譚,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情調。”
“譚家的人,幾乎沒有不喜歡玉器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雖然也有我兒子這麼敗德的。但是我的心裡,玉器所帶給我心靈的那種浸潤和喜悅,是什麼東西都不能比的。”老譚走回到唐易面前,“小夥子,就像你,雖然眼力過人,但是對古玩,還沒到痴迷的境地,不是麼。”
“那你覺得,我是為了什麼呢。”唐易認真地看著老譚。
“你。你站在我的面前,我卻看不透你。你有年輕人的朝氣與衝動,有時候卻又給人感覺深不可測,你不為名利所動,卻又想把控古玩圈。”
“把控。我只不過是一個小老闆,何談把控。”
“朱元璋當年還是個要飯的小和尚呢,我總覺得,你的身上,冥冥中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很奇怪,說是與生俱來的,但又好像是從天而降的。說是強加的,卻又好像是激發了你原有的血氣根底。”老譚花白的頭髮在風中微微抖動。
唐易看了看老譚。看來,這譚家的血脈不是白流的。誰能想到,一個在古玩街上擺攤,抖抖索索和人為了百八十塊討價還價的老頭子,居然能意味深長地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那我應該怎麼辦。”唐易接著問道。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你自己能掌控的,可能就是讀書了吧。你的學識我見識過了,讀的書已經夠了。”老譚露出了一個微笑。
這樣的話,在論及與古玩的機緣的時候,秦老也曾對唐易講過。
“那我什麼都不用做了。”
“以無法為有法。當年,唐掌門也曾迷茫過。”老譚的身體突然變得筆直,朗聲說道。
“什麼。,”唐易猛地抓住了老譚的胳膊,“你也知道唐掌門。”
“豈止是知道,我的古玉鑑賞水平,若沒有唐掌門的指點,又如何能到今日的地步。”老譚看著唐易,“我總覺得,你和他很像。”
“你不是從小就從燕京跟著令堂來到山州了麼。如何見到的唐掌門。”唐易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