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隻金雁非常精巧,感覺應該裝有機關。他自是不敢妄自拆卸,便先行帶回長安的暫住之處,打算聯絡當時分散各處的其他壇主商量一下。
當晚,龍木先生因為參研金雁,所以睡得很晚,凌晨才睡。但是在早上七點多鐘,卻被房間內的一陣動靜給驚醒了
下床一看,頓時驚呆了
這隻金雁本來放在床頭一側的桌上,此時居然在房中盤旋飛翔
所幸門窗緊閉,沒有飛出去
他當然睡不著了,但是也不敢輕易去抓這隻金雁,同時呢,一開門還怕飛出去。所以就這麼一直在房中守著觀察。
結果,到了九點,這隻金雁居然慢慢落到了他之前放的桌上,停住不動了
龍木先生此時上前,重新拿起金雁,仔細觀察。沒錯,這就是金子做成,只不過精巧輕薄,不少地方其實是金箔拼接製造,而且雁身很多地方都是中空的。
且不說當時西洋人已經明瞭飛機,就是在華夏古代,魯班也曾製造過木雁,據說也能在空中飛翔。這隻金雁,其實就相當於一件有機關的雁形飛行器具。
這個大方向琢磨明白了。但是,這明明是秦朝的古物,怎麼過了兩千年,還能飛翔而且,本來是靜止的,突然就能飛了接著又停了
難道那個傳說是真的
相傳,項羽盜掘秦陵的過程中,曾經開過一道地宮之門的口子,此時,突然有一隻金雁飛出而後宮門重新關閉。這隻金雁就此飛走,不知去向。而到了三國時期,有個叫張善的太守機緣巧合又得到了這隻金雁,但是也沒能留住,又讓它飛走了
難不成,傳說中的這隻金雁,歷經如此漫長的歲月,而今又現身了
龍木先生疑慮重重,找出一隻鐵盒,嚴密將這隻金雁封裝起來。隨後,又飛鴿傳書,請所有的壇主到長安相聚。
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他按捺不住,又開啟鐵盒看那金雁。一開啟,金雁居然又飛了起來所幸他早有準備,門窗緊閉
龍木先生看了看時辰,突然揣摩出了什麼
這隻金雁尾巴上的“辰”字,是說會在辰時飛翔
而結合“雁信於秦,日夜不止”這共有十二隻金雁對應十二個時辰每到一個時辰,就會有一隻金雁飛翔如此迴圈往復,可不是“日夜不止”麼
而項羽當時盜掘秦陵,也可能正是辰時,所以這隻金雁才得以飛出就此脫離秦陵地宮,“流落”在外。
同時也巧了,他是辰壇壇主,偶然間得到了這隻辰字金雁。
這件事情,實在是太令人震撼了哪怕是,一個通曉術法的玄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