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不僅主要是清早期,而且關鍵是代表了清代的頂級工藝。
要說清中期,基本上是從乾隆後期到道光時期,而清晚期,基本就是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了。清中期自然比不上清三代,但是比清晚期可早了不少年份,而且大部分古玩的價值也要比清晚期高得多。
唐易一聽,沉吟了一番。其實他判定是晚清,主要也是從工藝和包漿上,只不過,細節解釋起來很費力,他只是想買這塊插屏而已,多費口舌無益。但這老闆又在勾引他說。
沉吟之後,他還是沒說,因為看起來這老闆心機深沉,即便說出來,恐怕還是未必會讓價!
“這插屏就算是清中期的,榆木,楠木,白松石,材質也可以說是一般,您就直接報價吧!”唐易終於開口道。他看上這塊插屏,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這塊插屏!
這老闆想了想,“二十萬,一口價。”
這麼一塊插屏,邊框是榆木的,最值錢的就是屏芯那塊楠木,而且還是晚清的東西。最出彩的是白松石上的浮雕,但又難以確定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十萬的價兒,就不算低。
這老闆要價如此之高,顯然是有心殺一殺唐易剛才的銳氣。
唐易表面上露出驚訝之色,其實心裡還算比較平緩,他還價道:“十萬吧,十萬我接著就拿走。”
“這位先生,我剛才說了,二十萬是一口價兒。”
“十二萬!”
“先生,你這有點兒為難我了。”
“十四萬!”
“真的不能降啊。”
“十六萬!”
“先生,有錢難買心頭樂,我看你也不是差錢的人,何必呢?”
“十八萬!”唐易加到這裡,又接了一句,“這個數兒挺吉利,也是我能出的極限。實在不行,那就算了吧。主要我父親是屬馬的,要不然,我也不會多加這麼多!”
說完,便直直盯著老闆。
其實,唐易這麼跟他拉鋸,為的就是消抵他心理上的不適感。叫二十萬,高出行價這麼多,一般情況下,十八萬應該能拿下。但是,如果一口還個十八萬,露了急,說不定還會生出什麼枝節。
古玩行裡,有時候就是這樣,哪怕貨主一開始開的價兒其實自己覺得很合適,也經常會有人一口口地加價,最後還是加到了貨主出的價兒成交。這不是浪費時間麼?當然不是,一來,更穩;二來,這是讓雙方的心理逐漸平衡的過程,最後皆大歡喜。
比如一件東西,貨主一開始開價一萬,你說,行,拿了吧。這時候貨主可能會不舒服,哎?叫低了?別忙,我說的可是美金!那你自己也會很不痛快。這買賣甚至就此黃了。
聽唐易說完這句話,那老闆故作沉吟,最後點頭,“好!既然你真的想買,我就破個例,一口價上再讓兩萬,十八萬給你。”
文佳此時湊過來看的很明白,要真是隻有這麼一件屏風,唐易會吃虧多花錢拿下?不可能!指定這裡面有什麼玄機!
唐易此時不由看了一眼文佳,兩人相視一笑。
“我也看上一樣東西,幫忙過來看看唄,要是好,就一併拿下。”文佳笑道。
老闆一聽,嘿!這插屏就賺大發了,這還有生意?立即笑道,“再買第二件,一定給你們打折!”
文佳看上的東西,算是掛屏,確切地說,其實是一副玉石對聯。
一共兩扇紅酸枝的框子,裡面是雞翅木背板,鑲嵌了一副對聯。對聯上的字是玉石刻制,不過所用的玉石是獨山玉,名氣自然遠不如和田玉和翡翠。不過選材倒也精到,所用青綠色的獨山玉和褐色帶紋理的雞翅木背板對比,倒是挺好看。
這兩扇框子,一扇框子上的字是:消磨傲骨惟長揖。另一扇框子上是:洗落雄心在半酣。同時,下聯的框子上還有落款:錄金聖嘆句,民國十七年制。
這東西沒什麼問題,的確是民國年間的一幅玉石對聯。
唐易衝文佳點了點頭。其實,文佳感興趣的,是這幅對聯的內容。這幅對聯首先意思很有見地,什麼最能消磨傲骨?長揖,唯唯諾諾的人肯定沒有傲骨。雄心怎麼沒的?半酣,一個醉漢,哪來的雄心?
寫這幅對聯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金聖嘆,而且,這副玉石對聯的字型,也是仿照金聖嘆傳世的書法作品來的,揮灑恣意,真是透出傲骨錚錚。現在這幅作品的真跡,被收藏在滬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