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想到的是,這村子以前肯定更為荒僻,會不會是張儲來建宅之後命名的呢?
南臺村這處古村落,歷經這麼多年,卻儲存這麼完整,應該是和張儲的佈局有關係。言情首發㈧㈠Δ中文Ω網ㄟ.『8⒈而他在這裡建宅,那就應該是崇禎亡國前後,明末戰亂,後來滿清當權,也沒波及到這個村子。
南臺村······
唐易忽然間領悟,這個名字,和張儲的預測有關!同時,也是一種寄託!
不管張儲有多麼大的神通,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既然預料到了“遼左王氣”,那麼就知道漢人江山最終會被滿清取代,而明亡之後,誰又能和滿清抗衡呢?哪怕是暫時的?
南,南明,朱氏後裔。這個自然是的,他所稱的“可延一十八年”,指的就是南明。
而臺,應該是指臺島!雖然名義上也屬於南明朝廷,但是卻有點兒特殊。
明亡之後,清順治二年,大軍攻入江南,此時,有一個活躍在倭國和大明東南沿海的大海盜降清了。
這個大海盜,名叫鄭芝龍。在明朝末年,鄭芝龍的力道,一點兒都不比當年的徐海差,而且,他時而是海盜,時而是海商,這個,要看朝廷是啥政策。但本質上,他就是個海盜集團老大。
鄭芝龍有一支實力很強的海軍,他曾經成功在臺島根據明朝廷建制設官,這算是造反了。
說是建制,但終究有點兒水泊梁山的意思。可樂已更新大結局
同時呢,朝廷滅不了他,也用了同樣的招數——招安。招安這一招,對土匪啊,海盜啊,有時候還是很有用的,鄭芝龍受到明廷招安,受降當官。
但是僅僅過了十來年,清軍就入關了,又過了兩年,便打到了江南。已經被招安過了,鄭芝龍也沒有再造反,轉而又投降了清廷。
鄭芝龍投降了,但是他的兒子卻和老爹不一樣。他的兒子,收納了老爹的舊部,繼續頑強的在東南沿海抗清,甚至一度從海路奔襲,包圍了江寧府(清江寧,明南京)。不過最終沒成功,被清軍擊退了,後來,又退兵固守金廈兩島。
鄭芝龍的這個兒子,名叫鄭森,後來也叫鄭福松,字明儼、大木。
鄭森也好,鄭福松也好,這些名字,遠不如他後來的名字響亮。因為明亡之後,他繼續抗清,被南明隆武帝賜了國姓:朱;賜了個名字:成功。
要根據這個,他應該叫朱成功的,但看看當時混亂的形勢就明白了,他就叫鄭成功。
後來,永曆帝又封鄭成功為延平王。所以,對於鄭成功的稱呼,還有兩個耳熟能詳的,就是“國姓爺”和“鄭延平”。
老子降清,兒子在打清。清廷就利用鄭芝龍招降鄭成功,但是鄭成功堅決不幹。後來鄭芝龍就被殺了。
鄭芝龍別看兩度被招降,但是他的能力還是很大的。17世紀初的時候,西方列強,比如西班牙,荷蘭,在臺島一帶猖獗得很,鄭芝龍建立海軍,在倭國和西方列強之間周旋,還曾擊敗過西洋海上勢力,還曾在臺島建制,這都很不簡單。
荷蘭紅毛鬼子徹底佔領臺島開始殖民統治,是在鄭芝龍被招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