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算了!”司馬六點點頭,“接著看看別的。”
走著走著,就快到頭了。這時候,司馬六突然一陣驚喜,“快看,還有剛來要開箱子的!”
唐易一看,還真是,一個黑臉大爺剛在地上鋪好了塑膠布,正在拉著一大旅行箱的拉鍊。這大爺臉黑,但花白的頭髮梳得還挺整齊,一件短袖白襯衣挺乾淨,年紀大,又利落,無形中給人一種有好東西的感覺。
這攤子邊上,早就守著七八個人了,司馬六和唐易上前,也沒佔什麼有利位置。
大爺開始往外拿東西。第一件是一件粉彩觀音瓶,上手的那位一扒拉開報紙,頓時就一臉不爽,這典型的一件新仿,都不帶看底就明白的,順手就給放攤子上了。
接著大爺又拎出了一對民國紅釉裡紅大碗,唉,工藝一般不說,一隻碗口有道衝,一隻碗底缺肉(注:行話,缺了一塊)。
接連兩次,守著的人群就基本洩氣了,連續拿出這樣的東西,剩下的怕也沒有什麼好貨色。
第三件,是一面銅鏡,黑漆古(注:銅鏡的一種皮殼,也是包漿的別稱)做得不到位,給人感覺油脂麻花的。這時候,大半人群一鬨而散,心思全沒了,分頭去別的攤子了。
不過,司馬六還有點兒耐心,一件一件看著。
結果,還真就是沒好東西,箱子空了,拿出來的全是仿貨和大路貨。此時攤子前已經只剩下唐易和司馬六了。
直到最後,黑臉大爺拿出了一個盛餅乾的小鐵盒子。
唐易掃了鐵盒子幾眼,眼睛頓時一亮,心想,有句話叫什麼來著,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個我瞅瞅!”司馬六接過鐵盒子,開啟一看,嚯!大部分是玉件。
唐易在旁邊看了看,除了一件雙龍扳指是韓料(注:也屬於廣義和田玉,產自韓國春川,一般質地差,多有蠟質感)的現代工藝品,其他的玉件都是老東西。
一件戰漢綠瑪瑙杯,一件遼金紅瑪瑙環,一件清早期白玉袈裟環,還有一件清末的青白玉帶底童子小立件。一共四件,雖說工藝算不得上乘,但也都不算差,而且畢竟是實打實的老東西,這一下子出在一個攤上,也算難得了。
司馬六最擅長的,就是老瑪瑙老水晶,當時結識嘉靖青花仰鍾杯的原主劉大爺,就是因為買了瑪瑙環和水晶環。這戰漢綠瑪瑙杯和遼金紅瑪瑙環,他一下子就看透了。至於袈裟環和童子小立件,看包漿也不是新東西。
除了這些玉件,還有一件老藏銀的九宮八卦牌,一件戒指。倒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
也不知道這黑臉大爺是來貨價兒低,還是見攤前就剩他倆了,主動開口道,“這一盒東西,都是老的,有的我也斷不了代,不過無所謂,我能賺就行。你們要是一槍打,我給你們算便宜點兒!”
最後,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司馬六掏了兩萬塊,抱著鐵盒子走了。
“這一槍打得不孬。”唐易笑道,“所以啊,什麼時候也別心急,起頭跑了的那幾位,恐怕怎麼也想不到最後會出這麼多老東西。”
“這也是巧了,估計這大爺來價兒也不高。”司馬六樂呵呵,“來一趟山州,撿了個小漏兒!”
撿漏,其實對行里人來說,基本上都經歷過,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只不過,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還是打眼多,撿漏少。而且,撿漏也得分大的小的。司馬六和唐易沒法比,這次只能算小漏兒。不過,對他來說,也算是“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