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六也上手看了一會兒,“這黑陶,於老闆怎麼看?”
於老闆笑笑,“和馬家窯一樣,應該是新時期晚期的,不過我看是龍山黑陶。”
這個龍山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有相似之處,一個就是都是黃河流域的文化,不過馬家窯是上游,龍山卻是下游;再一個都是新時期晚期。龍山文化也是因為地名而得名,龍山鎮。
龍山文化最出名的就是黑陶,直到今天,還有遺址發現地在製作黑陶工藝品。龍山黑陶,薄、硬、光、黑,很有特色,有的人還直接稱呼龍山文化為黑陶文化。
司馬六對這個真是不懂,而且看了這黑陶,他第一感覺就是像個黑鐵皮罐子,遠沒有彩陶小罐帶給他的歡喜度大。
唐易看了看司馬六,察覺到他興致一般,便接著問道,“於老闆最低多少能出?”
這東西,於老闆來價兒很低,只有幾百塊錢。拿回來之後,他在琉璃廠找了個行家看了,聽人家說明白了,又仔細琢磨了一下,清洗處理了,才給司馬六打的電話。
“這黑陶工藝,可比彩陶更精細,而且您也看了這燒製效果了,有點兒瓷器的感覺,細膩光潤。那個蛋殼杯不知道二位聽說過沒有?考古大發現!新時期晚期龍山黑陶的價值,可不低啊!”於老闆沒直接說價兒,而是先墊了墊。
唐易心想,這昨天來,能聽出於老闆不懂陶器,結果今兒上來就來了這麼一套,連蛋殼杯都出來了,“於老闆行家啊,蛋殼杯我聽說過,當年是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永帶了一支考古隊,在日照發掘的。我倒是沒見過實物,不過聽說那蛋殼杯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左右,您這罐子可厚多了!”
“唐先生才是專家!厚也厚不到哪裡去,也就是一毫米多,這是罐子,太薄了可就做不成了!”於老闆知道唐易是司馬六請來掌眼的,“唐先生,那您看著給個價兒吧?”
“別,於老闆客氣了,還是您來。”
“呵呵,既然唐先生是行家,那咱們湊個整數吧?”說著,於老闆伸出了一個手指頭。
“一萬?”司馬六介面道。
於老闆的神色頓時有點兒尷尬,又看了看唐易。
“他說的是一百萬。”唐易衝司馬六使了個眼色,意思是後邊別說話了,讓他來。
“新時期晚期的薄胎黑陶,流傳到現在的,的確是太少了。這個罐子,和蛋殼杯不能相提並論,不過也是很珍罕的。如果是真品,上拍的話,一百萬作為起拍價恐怕也低了點兒。”
聽話聽音,這聽起來好像唐易在誇這個罐子,但還是那句老話,喝彩是閒人,褒貶真買家。這一誇,行里人就能聽出是不想買了。在這個基礎上,唐易話裡那句“如果是真品”,那就更得提溜出來重點聽了。
“唐先生對於斷代還有什麼高見?”於老闆心裡一緊,但是面上還是樂呵呵的。
“斷代上倒沒什麼可說的,從陶質和工藝來看,能到新石器晚期。不過,於老闆你這罐子上的肥皂味兒太重了!”
“哎呀,唐先生,原來這不是有土髒麼?這東西又不是傳世的,沒包漿,我就用溫和的肥皂水刷洗了一下,要不咱們也看著不舒服,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