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兩個印章的年份不同,“長風珍藏”是清代的,“望品齋”是明代的。這兩個印章的內容,唐易都沒聽說過,可能是個人私藏鈐印。
唐易點點頭,又仔細看了看皴法,沒錯,解索皴和牛毛皴都有(附註:解索皴主要是彎曲長線皴,解索一般;牛毛皴主要是細線密皴,如同牛毛),乾溼互用,清新中有肅穆,厚重裡含秀美。
“有放大鏡麼?”唐易問了一句。
“有,稍等。”女店主點點頭。書畫店裡,沒有放大鏡才怪呢。
唐易拿過放大鏡,又看了幾個關鍵部位。就在看到一處山洞洞口的地方,他的手不由停頓了一下子,心下暗喜!
“老闆,這幅畫雖然是無名氏作品,但是我的確很喜歡,您給個實在價兒吧!”唐易放下放大鏡之後說道。
“這是街坊代賣的,既然代賣,是有底價的,我看您像是行里人,我就不說虛的的,二十萬港幣。”女店主微笑道。
“一幅清末民初的無名氏作品,叫價二十萬,的確是有些貴了。”唐易也微笑看著女店主,沒有回價兒。
女店主想了想,先把畫重新捲了起來,“您有所不知,這街坊的底價就不低,而且如今古畫市場的行情您又不是不知道,雖然沒有名款兒,但說不定是哪位名家的作品,要是找到佐證,那也就不是這個價兒了!我這是剛收到,還沒有去查詢。”
“不能再便宜了?”唐易問了一句,有點兒要走的架勢。
“這樣吧,圖個吉利,十八萬,不能再低了。”女店主伸手輕拍了了盒子。
唐易沉吟了一下,這要是在內地,他肯定還是要再講的,但是港島做生意的路子似乎和內地不一樣,而且十八萬相比這幅畫的真正價值,那也算不得什麼。
“好,成交!”
交易完畢,女店主把木盒裝進了一個精緻的紙袋子,還遞上了一張名片,“歡迎再次惠顧!”
走出了店面,林娉婷笑問,“又撿漏兒了?”
“有意思,居然把落款寫到山洞的洞口,又小又隱秘,不用放大鏡真是看不出來!”唐易也笑了,“這是元代大家王蒙的作品,這種落款,倒是能暗合他的一些個想法。”
“王蒙?我聽外公說過,好像他的畫很貴。”
“是啊,你知道他的外公是誰麼?趙孟頫!”唐易笑道,“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影響,又師法董源、巨然,集幾大名家之長又自創風格,算是承前啟後的一個人物,解索皴和牛毛皴就是他的創舉。他和黃公望、吳鎮、倪瓚合稱‘元四家’。”
說王蒙的畫兒貴,那是真貴!五年前,他的一幅立軸,就拍出了四億的高價!
張大千不止一次仿過王蒙的作品。就連仿作,幾千萬的高價也拍出過。
林娉婷知道唐易撿漏,沒想到居然是這麼大一個漏兒!“要是沒有洞口這‘王蒙’這倆字兒,那恐怕就沒這麼值錢了吧?對了,你剛才說這隱秘的落款,符合他的一些個想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