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託尼點頭。
“我們先回英國。下個月港島拍賣會之前,再去港島。”懷特滿意地喝了一口杯中的紅酒,“這次來瓷都,得了一把淡雅粉彩的小勺,配全了我的藏品,又搭上了一把濃墨重彩的‘大勺’,真是不虛此行!”
此時,唐易這個“大勺”,和小顧正在吃飯。
“小顧,陸先生沒說什麼時候讓你上窯?”
“說了,說先從紫砂開始,然後是陶器,最後是瓷器。不過,現在他說先有全面的認識,主要是眼力上的。”小顧回答說,“等他覺得我的眼力過關了,才能開始上窯燒東西,所以我才讓您再點撥下,快一分是一分。”
唐易點點頭,“嗯,這個機會來之不易,好好把握,好好努力。”
吃完了飯,兩人又逛了一下午,晚上才回去。
第二天,唐易便離開了瓷都。
燕京司馬六的那個院子,還沒到租約的最後期限,但是山州西郊戴利的大觀園裡,博物館的地基已經打好了。唐易回了山州,去看了一下。
這個博物館因為是分館,所以規模不大,當時唐易也參與了設計,文佳也幫著看了風水,指點了格局。這處建築是一個五邊行的大致形狀,暗合五行。同時是一處仿古建築,飛簷廊柱,古色古香。
閣寶多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的生意,以翡翠和瓷器為主,燕京則是法器為主,滬海以玉器為主,杭城則應了張路的強項,木器為主。而且在杭城,光是那批印度回來的紫檀料子,就賺翻了。
這全部得益於唐易的身邊的這幾個人,都是個中好手。毛逐的在古玩文玩方面的底子算是最弱的,可偏生是做生意的好手。
閣寶多在圈裡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唐易琢磨著,等到燕京和山州的兩處博物館建成之日,成立五古封燈古玩研究會也就正當其時了。
生意雖然越來越大,但是唐易最喜歡的,還是在店裡守著一屋子的東西,邊抽菸喝茶,邊琢磨事兒。這種狀態,是很多圈裡人喜歡的狀態。其實,琢磨的說不定是大事兒,但給人感覺卻比較悠閒,唐易慢慢也有了這種舉重若輕的勁兒。
這天,唐易就守在店裡,尋思著陸知行的柴窯葵口筆洗也該做成了,下一步怎麼想辦法和長谷靜真接洽,探探口風,看有沒有希望像陸知行說的,把龍紋紫匣“借”來看看。
當時店裡沒客人。古玩店就是這樣,閒的時候門口羅雀,大半天不見人,讓你懷疑都是怎麼賺錢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話雖然誇張,但清閒的狀態卻是古玩店常有的。
老譚和大康在櫃檯後整理東西,唐易就坐在八仙桌旁邊,這時候,門推開了。
先進來一名男子,長臉大眼兒,髮型時尚,一絲不亂,看年紀也就是三十多,不過再看那種透著世故和滄桑的眼神兒,恐怕不止這麼年輕。
他身後跟著個年輕的女子,像是秘書,職業套裝,五官不算漂亮,但端莊雅緻。
這兩個人,氣質上不像是普通玩家,而且也不像北方人。唐易起身上前,“二位,有什麼指教?”
“指教不敢當。”男子微微一笑,“您就是唐易唐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