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陷入了沉思。
“這件既然存疑,就必須再確證一下,這也是我一貫的原則。現在,姑且收好,若是日後遇到制銅高手,特別是制銅仿古高手,再想辦法試試看。”秦老緩緩說道。
唐易猛然抬起頭來,“我知道有個人,或許能行,只是,這東西”
秦老眼睛一亮。
他知道唐易的意思,“這東西”後面的潛臺詞是:哪能隨便給外人看。但是,有目標總比暫時擱置要好。
“你說的是哪位。”
“此人名叫陳澄之,津門人士,是仿造銅器的高手,我見過他仿造的石叟關公銅像。”唐易解釋道。當時,他還想讓陳澄之仿製崇禎罪己銅香爐,結果因為銅質的玄機而作罷。陳澄之手上那本紫銅經,也是罕見的制銅聖典。
“陳澄之。我怎麼沒聽說過。”秦老看著唐易道。
“他不是古玩圈裡的人,是一個匠人,大匠,而且十分低調,但是手段確實出神入化,”唐易介面道:“只是,他現在有可能在津門,不在山州。”
“你這麼推崇他,確實值得讓他看看。而且根據你說的,他只做銅器,那定是十分精專。”秦老沉吟,“這樣,明天泛古堂秋拍結束後,你聯絡一下他,如果他確實沒空回來,跑一趟津門也無妨。”
唐易點點頭。心想,反正到時候要去燕京,燕京津門毗鄰,不行到時候先去津門,再去燕京,一趟齊活兒。
想想呆的時間也不短了,唐易正想提出告辭,秦老卻又說道:“那這大五帝錢,你有沒有感覺不對。”
“這倒真沒有。而且這種傳世的,和生坑的不同,看包漿就能看出來,人工包漿再到位,和這一兩千年傳世來的,那怎麼也會有細微的差別。”唐易應道。
“嗯。”秦老點點頭,“唐易啊,我在古玩圈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了,說實話,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眼力,這或許就是所謂百年罕遇的天才吧,”
唐易恭恭敬敬答道:“秦老,可別這麼說,我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不用謙虛。現在,唐眼的名頭已經起來了。不過江湖險惡,你要學習的地方確實還有很多,但重點確是在詭詐多變的人心方面。”秦老的臉上此時才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我記住了。”唐易點點頭,“秦老,時候不早了,我也該告辭了。”
“好,我確實也想休息一下了。”秦老也沒客氣。
送走唐易,賀志祥回到了書房,見秦老仍未休息,便開口道:“這唐易,有點兒神了,難不成真是高仿。”
“我沒看出問題。不過,唐易看東西,從來沒走過眼,我從心裡,還是信他的。”秦老說道。
賀志祥點點頭,突然眼前一亮,“如果真是高仿,要不要將計就計,讓河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