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唐易和呼風幾乎同時喊道。
沒錯,魏碑。
魏碑並非只是單指碑,這個稱呼是個通稱,是南北朝時間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既然是通稱,那就有分類,主要可以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整個北朝的文字刻石,卻單單稱為魏碑,不難明白,這多半是因為北魏年間的石刻,於整個北朝石刻中最為精到。
這半截石碑,顯然是碑刻。而且從書法和刀工來看,都很精到,應該是北魏年間的東西。
呼風深深吸了一口氣。
這古玩文物鑑定,無論瓷器、玉器、銅器、雜項,在古玩行裡,流傳下來的經驗很多,可以說大部分愛好者都能說道兩句。
但是這魏碑,嚴格來說並非古玩,因為不太好玩兒。即便是陳設觀賞,都不好找地方。喜歡魏碑的,都是老票。
而且,鑑定難,造假易。這一點,不管是不是古玩愛好者,都容易想明白,石頭好找,刻石工具簡單。石碑多在天地間,不會有什麼包漿,只有風化蝕損痕跡,做這種痕跡比起做包漿來,那真是簡單多了。
魏碑的書法歷史地位十分重要,上承漢隸傳統,下啟唐楷新風。同時,由於刻字之中散發的強烈的美感,所以有一小撮死忠。真品,尤其是流落民間的真品十分稀少,導致了魏碑造假的泛濫。
面對這塊魏碑,唐易審視良久,輕輕點了點頭。與上兩件東西不同,這半截魏碑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雖然有一句“壽與天齊”,但好在沒有“仙福永享”。
唐易點頭,是不自覺的輕微舉動,這一舉動,卻被呼風敏銳地捕捉到了。
而且,恰在此時,呼風卻發現了端倪。
端倪就出在這“壽與天齊”上。這並不是因為這個詞兒在金大俠的鹿鼎記裡出現過,廣為人知。實際上,除了腦殘手賤的造假者,沒人會在造假魏碑的時候選擇南北朝之後的文句。
這“壽與天齊”,在秦漢的文字裡就出現過,文句並沒有問題。
呼風不知道唐易是不是看出了他看出的這處端倪,但捕捉到唐易輕輕點頭之後,他決定賭一把。
賭一把的意思就是,讓唐易先說,他來兜底。只要唐易沒說出這處端倪,他就可以漂亮地打一回唐易的臉了。那壯罐的蓋子,他被唐易打臉,兀自還有些不好受。
呼風微笑著,很有紳士風度地向唐易伸了伸手,示意他先說。
“這是一塊魏碑,年代沒問題,除了殘缺不全,沒什麼問題。”唐易就說了這些。本來他還想多說一句“刀工略顯急促,是普通的碑刻,不屬精品”,但是想到秦老提示性的眼神,便沒說出來,心想既然是真品,那具體的鑑定就讓呼風多說些吧,這樣面子上也能找補回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