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帶來的是西周青銅波曲紋雙耳蓋壺。諸位自然知道,波曲紋,舊稱環帶紋,寬闊的帶狀大幅度彎曲,中間飾以龍紋,鳥紋,可謂美不勝收啊。這是一件熟坑的東西,鏽色薄勻漂亮,包漿堪稱完美。”徐寬見展示得差不多了,便開始得意洋洋的介紹起來。
“諸位再請看,此壺除了鑄造精良,整體無比優美,這一對銜環獸耳也是匠心獨運,實在是畫龍點睛啊······”
徐寬在臺上說到銜環獸耳的時候,唐易盯著浮動的寶光,突然心頭一動,他突然發現,這一層白色的寶光上面,有一個小小的缺口!
因為這一次的寶光又是白色的,而徐寬恰好穿了件黑色T恤,相當於有底做襯,所以這個缺口就如同黑色的一般。
唐易細細看這個缺口,審視良久,終於發現了缺口的特別之處!
這片寶光,像是一個有一定厚度的薄方塊,很立體,而這個缺口,竟然像是嵌入寶光一般,居然是一個銜環獸耳的大致形狀!
此前見到的寶光,上面都沒有缺口。巨闕古劍上也是白色寶光,而且寶光的顏色深淺和厚度與這隻青銅壺差不了多少,但是也沒有缺口。
唐易放鬆了精神,先間隔了一小會兒,然後再度凝神看向青銅壺,缺口仍在,並沒有消失。
“難道······”唐易心下有些意動,“常聽老爸說,古玩作假,有時候並不是全假······”
作假,其實是一個比鑑定更為高深的技術。全假的東西自然更容易被識破,隨著公眾鑑賞水平的提升,作假的手段也水漲船高,比如瓷器,底款很重要,贗品就可能用老底拼接,底兒是真的,上半身卻是假的。而青銅器的造假手段,也包括重新鑄造、拼接、假鏽偽裝、偽造增加銘文等等。
唐易在沉思的時候,現場已經傳出了一些讚歎聲。從外觀上看,這隻青銅壺確實幾無瑕疵,而且基本看真。
“既然都是自家人,底價我報個偏低的吉利數,388萬!有意的可以上前來細看了!”徐寬恰到好處地報出了底價。
餘鴻光早就盯準了這隻青銅壺,心下生喜,但是他並沒有立即上前,而且等著其他人上前先看。作為主辦者,這點兒風度還是要有的。有幾個人上前,開始細細觀摩起來。
“器型,年代,紋飾,特徵都很清晰······”一人一邊仔細審視,一邊沉吟道。
“重量也沒問題。”一人帶著白手套,拿起了掂了掂。
“鏽色和包漿堪稱經典啊。”一位老者摘下了老花鏡,嘖嘖讚道。
待眾人基本散去,餘鴻光也走上前來。“餘總,這樣的精品如今可不多了!”徐寬在一旁說了一句。
“嗯。”餘鴻光應了一聲,仔細看了起來。這時候,唐易也走上前來。
看到唐易上前,徐寬臉色一變,但畢竟是公開場合,他並沒有說話,仍舊站在一邊。
唐易先是仔細看了這件青銅壺一遍,然後再度集中注意力審視寶光,他發現,缺口出現在青銅壺上方左側的的位置,沒了黑色的底襯,這寶光中的缺口變成了無色,恍若空氣一般,但還是能辨識出來。
隨即,唐易便盯著青銅壺的左耳看了起來。
自從有寶光入眼之後,唐易對器物的觀察深入了許多,也犀利了許多,一番審視之後,他發現,左耳紋飾之間的銅鏽顏色,似乎和右耳以及壺身微微有一丁點兒的色差,而左耳的包漿,潤度上好像也欠了一點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