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回酒店查查資料,看看這塊瓷片是不是仿柴窯燒的…”唐易手指輕輕釦了下桌子。
呼風拿出手機,“查個屁啊,柴窯根本沒有資料。據說明代皇宮裡還有幾樣柴窯的物件,到了明末,就成了‘柴窯最貴,世不一見’了…”
呼風劃拉了幾下手機螢幕,把手機遞給唐易道:“喏,你看看吧,據說倭國珍藏的這件百合花瓶殘品,是明朝皇帝回贈給日本幕府將軍的禮物,倭國把殘器當成國寶,吹牛逼說這是唯一存世的柴窯。”
手機上的圖片,正是這一件百合花瓶殘品,不過照片的顏色和實際顏色肯定是有差距的,從圖片上看,百合花瓶的顏色還不如瓷片的顏色好看。
而且,乍一看這塊瓷片時,顏色給人的感覺很震撼,但是現在透過對比和細細觀賞,他們發現,這一塊瓷片“破雲青”的顏色本身似乎已經達到了這一特點,但是在神韻方面,似乎還都有欠缺。
這不僅僅是顏色的問題,還有釉面的問題,似乎缺乏一種通透的感覺,又似乎缺乏一種深遠的感覺。
“誰也沒見過柴窯,而且倭國這一件也未必是柴窯,所以這塊瓷片已經很牛逼了,最起碼比汝窯的天青釉更接近那種天青雲破的感覺…”呼風道:“所以,沒法仿柴窯,沒實物的東西怎麼仿?不過,單獨燒這麼一小塊瓷片,肯定是幻想著柴窯的顏色燒的…”
唐易點點頭,“看來,口子村這個人,即便不是陸知行,那也是個奇人…”
“那可是山溝…說不定民風彪悍,到時候把你剁稱肉餡做成包子賣…”毛逐嘻嘻笑道。其實,他是不反對唐易搞清楚“火聖”高仿的事兒的,畢竟,唐家吃過高仿的虧,而且唐易和沈松巖也算是忘年之交,本身和這件事兒有著不少聯絡。
但是,毛逐卻擔心唐易的安全問題,既然陸知行可能和老黃有關係,老黃又透著邪乎,還是少招惹為妙。
呼風就更不願意去了,雖然他知道了一些關於“火聖”高仿的事兒,但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收貨賺錢,與賺錢無關的事兒,他的好奇心完全可以壓得住,更何況還有危險。
唐易沒有說話,半晌才站起來,“先回酒店吧…”
三人回了酒店,一路上各有所思,基本無話。晚上三人又在酒店的餐廳吃了點兒飯。“我和皮修約好了,明天再去瓷裡村看看。”吃完飯喝茶的時候,呼風說道。
唐易點點頭,“我就不去了。”
毛逐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
三人彼此心照不宣,各自回房。
顯然,唐易是下定決心,明天是要去一趟浮縣梁鄉的口子村了…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