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推動的獨立運動,對於普通人而言只是嘗試著獨立,試試看能不能過得更好。
現在阮元的解釋,則可能是讓他們開始徹底斬斷與對宗主國的留戀。
在雜亂的議論聲中,斯托克頓再次問了個問題:
“長史閣下,如果我們選擇留在大明的東夷國,能夠保留多少財富?”
斯托克頓的這個問題,本來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先解釋的。
阮元看了對方一眼,無所謂的說了個預先準備的非常簡單粗暴的標準:
“所有資產折算下來不超過一萬銀鈔,土地不得超過本家庭能夠自行耕種的面積。”
其實這個限制之中應該還有很多細節。
例如金融資產怎麼處理,各類財富怎麼定價,房產面積和數量怎麼限制等等。
但是阮元沒有在現場深入的解讀。
也沒必要去深入解讀,因為這個上限其實非常高了。
一萬銀鈔是持有的資產限額,實際花銷出去,沒有轉化成固定資產的,就不會計算。
其實只要不是瘋狂買地建房子,或者持有大量的股票和債券,也就是參與到本地或者外地的金融行業,否則這個總共只有十幾萬人的地方,很難有人穩定持有這麼多的財富。
一輛較高水平的汽車,現在也就兩三千銀鈔,絕大部分居民買不起這種車,絕大部分家庭都沒有汽車。
資產超過一萬銀鈔標準的家庭,只有當地最富有的那麼幾個人,他們是絕對的少數。
新大陸處於開拓之中,貴族體系都沒有建立起來。
絕大部分居民都是工人和農民,而且當地的總的人口密度非常低。
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非常豐富,工作和生活競爭壓力非常小。
相對舊大陸同類而言,他們的生活水平相對較高,但是資產數額短期內上不去。貧富差距自然也拉不開。
最重要的是,阮元之前已經宣佈過了,離開這裡只能帶走一千銀鈔。留在這裡能保留一萬銀鈔。
兩廂對比之下就是十倍的差距,絕大部分人都能夠保留全部資產。
在已經真正產生了與宗主國斷絕聯絡,不知道未來應該前往什麼地方的情況下。
仍然留在自己已經熟悉的地方生活,同時成為世界最強大、最文明的大明天照的的藩屬國國民,似乎是個不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所以斯托克頓幾乎馬上就大聲喊了出來:
“我要留下來,我托馬斯·斯托克頓,選擇成為大明東夷國國民!”
這是一個決定,喊出自己的名字,像是誓言一樣,選擇加入一個新的群體。
斯特克頓的話剛說完,周圍就響起了成片的附和聲。
類似的宣言響徹了威明頓碼頭之上。
碼頭核心區以外的普通居民,都在等待著碼頭上的談判結果。
現在陡然聽到陣陣喊話聲,很多人都下意識的跟著喊了起來。
碼頭上的真正核心的人物,米切爾現在完全亂了陣腳。
原來普通人之中散播“謠言”的時候,特拉華的精英階層至少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
阮元的兩個不同財富標準抬出來,關於宗主國拋棄他們的訊息丟擲來,這些精英階層也開始集體叛變了。
現場的官員、新貴族、商人之中,還沒有喊話宣佈加入東夷國的,已經沒幾個人了。
米切爾猶豫了好一會兒,覺得自己離開實在太虧了。
自己的資產當然是超過一萬銀鈔的,保留一萬銀鈔跟帶走一千銀鈔的差距,是個人就知道應該怎麼選。
但是米切爾還是有點不死心,忍不住詢問阮元:
“長史閣下,長史大人,鄙人是特拉華現任州長,對特拉華當地的非常熟悉。
“特拉華州本地絕大部分人都是泰西移民,語言也以英語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