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建造四百米高的正殿,到了冬季的時候會有長度超過一公里的陰影。
“如果按照傳統的規整規則,將紫禁城的後宮區域,直接放在大殿後方。
“就算是把宮殿的地基也太高到一百米,也會有很長的時間被陰影遮擋。
“單個宮殿不會長時間被陰影完全遮擋,但巨大的陰影傾斜的壓在後宮區域之上,給人的感覺就不會太過舒適……
“前方有一個巨大的樓房,本來就會有一定的壓抑感。
“另外,陛下專門安排過,後宮區域部不需要完全參考原有紫禁城,要更加考慮舒適性。
“基於這樣的要求,工程公司這邊的建議是,將居住區與正殿拉開足夠的距離。
“直接將居住的後宮區域,放在正殿北方至少兩公里的距離之外。
“後宮區域和大殿區域之間,這兩到三公里的空間,可以設計成封閉的花園,或者是純粹的低矮的草地,中間修建一條直接公路。
“在面積擴大的宮殿區域內活動,本來就無法依賴步行或者人力設施了。
“現在親王殿下的汽車已經足夠舒適,可以直接乘車往返。
“兩三公里的距離,如果是完全封閉空間的直路,乘車只需要兩三分鐘即可抵達。
朱靖墈說到這裡稍微停頓了一下,看太上皇、皇帝和大食王的反應。
主要是看他們能不能接受這個建議。
要是完全無法接受,那後面很多東西就沒必要說了。
朱靖垣覺得這個設計完全可行,非常的合理。
反正皇室有足夠的土地,想要躲開前面高樓的影子,也是理所當然的方案。
問題還是對傳統習慣的打破。
把正式的後宮區域,跟前面的大殿拉開幾公里的距離,這在以前肯定是很離譜的設計。
原來的紫禁城長度總共也只有不到一公里,皇帝從後宮去前殿都要坐輦。
皇帝出門,就算是在宮裡面,也不是說走就走的。
準備人員和儀仗都需要一段時間。
雍正這個工作狂直接不去前殿,吃住工作都在養心殿裡面。
就是為了節省下出行和趕路所用的時間。
在沒有汽車以前,不把皇帝居住的後宮放在工作的前殿旁邊,而是拉開幾公里的距離。
每天靠人力走完幾公里的距離,從後宮到前殿去開會和參加典禮。
那不只是受罪,更重要的是效率太低了。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
有足夠舒服同時還非常快捷的汽車了。
大明航空公司的高階汽車,跑個每小時一百公里的速度仍然非常平穩。
就算是安全起見,平時把速度限制在每小時六十公里一下,那三公里的距離也就是三分鐘就能趕到了。
放在以前,皇帝出門的準備時間,都絕對不止是三分鐘。
在朱靖垣看來,以後得新宮殿的設計,要麼和合適的現代國家首腦官邸一樣,直接吃住工作都放在一起,儘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
要麼就把工作和生活區拉開距離,儘可能把兩個方面的保障做到最好。
現在自己要求的,以及皇家工程公司和建部的方案,其實已經是“全都要”了。
在辦公的文華殿和武英殿裡面,舉行重大典禮的奉天殿裡面,以及給朝廷各部準備的辦公樓裡面,都會有供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
皇帝如果是工作狂,完全可以不回後宮區,直接住在辦公區。
朱靖垣自己覺得,如果是自己當皇帝,那麼理所當然的選擇是兩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