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多小時之後,納爾遜及以下的將領和士兵們,遇到了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艦隊。
大部分人,在兩支艦隊匯合之後,都完全不知道對面到底有多少船。
只知道匯合到了看不到盡頭的大艦隊之中。
只有負責在空中偵察的飛機,勉強數清楚了有多少主力艦。
至少十六艘大型艦隊航母,每一艘都比歐羅巴艦隊和羅馬艦隊的主力航母還要大。
按照大明皇帝登基大典閱艦式上的介紹,相關人員知道這是大明方面最小的滿載四萬噸的航母。
然後是四艘更加龐大的航母,是在閱艦式上出現過的六萬噸航母。
最後還有四艘閱艦式上沒有出現的,比六萬噸航母還要大一圈的超級航母。
總計二十四艘航空母艦。
而且這支艦隊的組織方式,在歐羅巴人看來也很奇怪。
戰列艦的數量幾乎比航母少了一半。
有兩艘八萬噸戰列艦,四艘六萬噸戰列艦,以及八艘四萬噸級的戰列艦。
總計十四艘高速戰列艦。
單純看數量,似乎比歐羅巴和羅馬艦隊多不了多少,但是算總噸位就差太多了。
這些主力艦的總噸位直奔兩百萬噸了。
相當於德意志這種泰西主要國家海軍主力艦噸位的六倍。
到了巡洋艦的驅逐艦方面,單純的數量就已經更多,一時間就根本數不清具體多少。
只是大致判斷至少在一百艘以上。
而且巡洋艦基本都是一萬噸以上的規模,驅逐艦也都是兩三千噸的級別,全部都比歐羅巴同型別的戰艦更大。
更有大量沒有螺旋槳的戰鬥機,正在艦隊上空和周圍盤旋警戒。
那些航母的甲板上,還有更多的戰鬥機正在組織放飛,似乎正在準備對某個方向的目標發動攻擊。
納爾遜作為艦隊總指揮,收到大明艦隊的邀請,去大明艦隊的旗艦上交流資訊。
大明安排了專門的直升機過來接納爾遜。
納爾遜跟著直升機上天,穿過大明艦隊的上空,在空中看著海面上那一艘艘巨大的軍艦。
主要是那些在他看來甲板大到恐怖的航空母艦。
還有航母甲板上和天空中那些沒有螺旋槳,但是尺寸和重量都遠超自己艦隊的作戰飛機。
納爾遜的心情既興奮而又絕望同時還非常的激動。
複雜和矛盾到了極點。
納爾遜下意識的在心中唸叨和感慨:
“大戰全面展開,大明終於亮明瞭自己的底牌,大明也是絕對的航母優先派!
“同一個大艦隊之中,航母數量不只是與戰列艦相同,甚至基本上達到了戰列艦的兩倍。
“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始終都沒有錯,只是大明故意製造了太多的煙霧彈。
“歐羅巴諸國的力量本來就弱,還把主要資源浪費在了戰列艦上,直接被大明徹底甩開了一個時代。
“不過現在看來……也可以算是好事了……”
這支大明艦隊的旗艦是河南號戰列艦,也就是三年的閱艦式上朱靖垣乘坐過的那一艘。
海軍艦隊的主力雖然已經是航母了,但是整個艦隊指揮中心仍然放在戰列艦上。
因為航母內部空間雖然大,但是搭載的人員和裝置同樣也非常多。
航母內部是比較擁擠的,特別是在戰鬥狀態下。
特別是與戰列艦相比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