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事還能容她多考量一段日子,不用太過著急,其實,家裡那邊已經派了人過來,比她還要著緊上幾分。…,√.23◇■m
讓吳小妹欣慰的是,雙親沒有催著她嫁人,當然,這也有著金州吳氏沒落的厲害,竟然沒有一個比她出挑的人物的原因在裡面。
說到這個,她還要幹些如今的羽林中郎將李大人,若是沒有這樣能身居高位,又能嫁個如意郎君的例子在前,估摸著她就算再有本事,家裡也不會容她逍遙至今。
不過,這些煩惱都要放在後面,她現在必須弄一匹良駒,作為自己今後的坐騎。
衣甲刀槍都不用愁,好馬卻是難得。
其實也是國武監把她的眼光給養的高了,這會兒才這麼鬧心,要知道,國武監北邊這處馬場,不是國武監最大的馬場,養的馬卻是最好的。
其他幾處馬場都是吐蕃馬,川馬,草原馬交雜,這些馬種,看看皮毛個頭兒,就能分辨的出來。
這些馬除了供生員們騎乘之外,裡面也都有著馬球場。
但這處馬場不一樣,裡面大部分都是膘肥體壯的河西馬,可以說,國武監最好的馬都集中在了這裡,而且都是正經的戰馬。
可惜的是,裡面一大部分都是有主的,教頭,護衛,他們都願意把坐騎放在這裡,而不是關在馬廄當中。
還有一小部分,卻是國武監的種馬了,像是怪獸和火王都在此列。
所以。打這裡主意的人不少。卻沒人能帶走一匹。只能幹看著眼饞。。。。。。。
要說,金州家裡那邊兒,也送過來了幾匹河西馬,但怎麼說呢,幹了一段日子馬伕的吳小妹別的還沒看出來,但這相馬的工夫卻已是不一般了。
家中送來的這些戰馬,大部分都是閹馬,太過溫馴了。這是閹馬的好處,卻也是它最大的缺點。
就像男人一樣,閹了的男人還叫男人嗎?
缺點一數就一大堆,閹馬在騎速和爆發力上,天然就要遜色一籌,而且,最大的缺點就是,閹馬一旦關在馬廄裡,胖的很快。
軍中多用閹馬,是因為怕戰馬發情。戰時造成軍陣混亂,為敵人所乘。這個規矩不好破除,但吳小妹眼光高了,加上女兒家的潔癖,卻是極不願意騎上一匹閹馬去外面晃悠。
到是有一匹三歲口的雌馬還算不錯,但還是那句話,家裡人送來的戰馬太過溫馴了,少了一股野性的戰馬,和吳小妹心目中的良駒就要差很多。
就像現在馬場中這些戰馬,縱橫來去,甚至不用細看馬身,馬頭,和馬腿,就能將其和常年呆在馬廄中的馬匹區分開來。
這個問題,也不獨吳小妹糾結萬分,其他幾位交好的同窗也是如此,他們什麼都不缺,大秦更不缺戰馬,但一匹好馬卻還是把他們難為的夠嗆,還誰都不願意將就,因為在國武監呆了數載,教頭已經把戰馬是你的第二條生命這樣的念頭植入了他們的心裡。
你說都第二條生命了,怎能不千挑萬選?
不過說到底,也只是一些年輕人的英雄情結在作祟罷了。
雖然思緒連篇,但吳小妹並沒有在馬場邊上停留多久,也沒有急著去幫忙的打算,其實她在這裡的職責很簡單。。。。。。。。。。
就像真正的馬伕那樣,既不用她幫著馴馬,又不用想著怎麼給戰馬調配飲食,馬場裡的師傅們,讓她幹什麼,她就得去幹什麼,和客棧裡打雜的夥計差不多。
只是她身份到底不同尋常,能跟那些心高氣傲,總想著當伯樂的馬師搭上話兒,時常送些師禮,能夠討教些養馬,相馬的學問,一些粗苯的夥計,也輪不到她這裡罷了。
她現在要去點卯,地方就在馬場西北方向,那裡也有著她在馬場的宿處,馬場一旦忙起來,她就要住在這裡,到也省的她來回跑了。
不過還沒到地方,便碰到了兩個人。
看清來人是誰,吳小妹趕緊讓到一旁,施禮道:“宋教頭。。。。。。。。”
來的人一大一小,年長的看上去四十左右年紀,不言不笑,嚴肅非常,一雙眸子在黃昏中閃著針刺般的光芒,身形挺的筆直,即便是在行路之間,上身也幾乎紋絲不動,看上去就像一杆槍在移動。
小的十歲出頭年紀,還是個少年郎,亦步亦趨隨在中年人身後,不用細看,就知道這是爺倆兒,因為走路的姿勢太像了,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