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蘇擇東現在要解決的“軍政大事”,主要還是對於前幾天從一百二十多號人中抽選出來的精英,作為堂主兼總經理的蘇擇東想要對他們進行正式的任命以及提名。
所謂的提名,是後世的說法;在古代則為取江湖外號或作綽號,例如、百里屠蘇、浪裡小白龍之類的,當然,也會有“關三爺”、“禿鷹”這樣不倫不類的名頭出來。
東振公司是個以盈利為目的公司,鬼兵隊作為以暴力的方式維護公司的集體利益以及成員的人身、財產安全的組織。
本不應跟江湖扯上關係,但蘇澤東就認為了,鬼兵隊既屬於東振公司,但其根基是聚義堂,而聚義堂屬於明教。
明教又在民間稱為白蓮教,若是說明教(或作白蓮教,同屬一支)都不屬於江湖上的組織,那恐怕高郵城及江浙行省的青竹幫、竹抬幫、同興會等也只是扮家家罷了。
所以,既然是江湖組織,就要有一些江湖的氣息,想到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名號,那就真可謂個個頭頂個天了。
又聯想到後世網路中的玄幻小說,什麼“聖皇”、“聖王”、“龍嘯”、“龍血”等的,都很是霸氣,且不霸氣還沒有什麼名聲。
既然這起外號那麼講究,那在選定名號與典故的時候,可不能武斷了,則由於蘇擇東在他們進行筆試和武試的時候都不在高郵城,跑去東莞巴結何真去了。
所以還是要拉下臉來,叫上劉振明和他向自己力薦的張德興與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蘇堂主”一起參謀;
想到自己的面子是小,給別人張冠李戴了鬧了笑話,那丟的面子可不就只是聚義堂的堂主一人了!
蘇擇東一從東莞回來,跟曉七兒說完事情後,這劉振明不知道從哪裡收到了風聲,知道他已經回到了府中,隨後就趕到大廳內,一直在他的耳邊嘮叨著張德興。
將這張德興文武雙全、才智過人不說,還因為祖輩的關心,曾有機會跟元朝大將學過帶兵打仗的本領,什麼《孫臏兵法》、《孫子兵法》還有《六韜》他都倒背如流。
蘇擇東倒是聽出了,這劉振明是想打他的臉啊!想到他曾私下酒後說自己在後世是懷才不遇,魂穿到了元末那定是文韜武略,帶領著千軍萬馬縱橫江海的大將人物也!
這牛皮吹得有點大了,現在就真的怕有人來點破了。
蘇擇東與張德興不算是第一次見面,他對這位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張德興還是有些印象的。
想當初在大都圍攻明教的逆賊滕健的時候,砍向敵人的第一刀就是出自他手;至於說他武功了得,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沒有武功別說是聚義堂的鬼兵隊,其沒錢也沒有看家的本事,就連想進到總部設在大都的明教都挺難。
則鬼兵隊更是優中選優,精益求精,就算出現比蘇三兩的武功更為高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要說到文,說到寫東西、談經論道的話,蘇擇東還真不敢相信身在古代的平民百姓家庭的人,有著條件既能習武又能從文的。
當然,如果蘇擇東知道張德興的家族背景話,那肯定是另當別論的事情,現在既然海口都誇下來了, 那隻能硬著頭皮也要見識一番。
張德興用極其簡短的語言描述了前幾天舉行的文鬥和武鬥,在蘇擇東沒有問其對此有什麼看法或建議的前提下,他也沒有越權多嘴說出,而是回答完問題後,謙卑得像是一個學生,面帶和藹的微笑看著蘇擇東和劉振明。
此人臉上居然沒有一點戾氣!身上的氣息也很平穩,脈象也流暢,這麼說來,此人在行使暗殺的行動時,能透過自我調節將殺氣掩藏住!
這已經是像荊軻、要離這樣的高階的刺客才能做到的事情,不過前提是對手不是秦王。
但能在堂主面前做到不卑不亢,說這是裝也是要很大的本事啊,光從這一點,蘇擇東就不得不對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