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呵什麼呵!”
“喝茶。”
“哥只喝水。”
兄弟倆一番舌戰,均沒有佔到便宜。還好只是簡單的鬥嘴,更多的是彼此間的惺惺相惜。
“你那集團公司還順利嗎?”李羽新問道。
“還好,基本上運作正常。”
“我聽說上面要搞環保,我擔心你們也在整治的範圍之內。”
“不用擔心了,該來的遲早會來。果城的頭頭們根本就不喜歡我們這種汙染形企業,他們大勢的推進城鎮商業化與旅遊品牌,至於陵康早就掐斷了貸款的線。”
“你是說新上任的市委班子掐斷了你們的銀行貸款?”
“豈止是貸款,他們還徵收了我們的環保費用,其他小的企業只會在這輪環保治理中自生自滅。”
“你們還承受得了嗎?”
“目前還能夠自保。不過以後的日子我就不知道了。”
“你應該早做打算。”
“打算什麼?說來聽聽。”
“企業的出路呀。難道你就坐以待斃?”
“你有好的主意嗎?”
“我只知道中國文化上有兩個字:捨得。”
“看來你是教我懂得取捨。”
“我哪裡敢教你,你是人中之精啊。”
“三句話不離調侃,皮。”
“不皮,不皮。說說你是怎麼打算的?”
“我想借著這次海外辦廠的機會,逐步收緊國內的企業。”
“看來你早有打算。”
“不打算不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為了子孫後代,必須捨棄眼前的利益。”
“覺悟挺高,佩服。”
“你呢?你有何打算?”
“和你一樣,逐漸轉移重心,將國粹發揚光大。”
“野心不小嘛。”
“沒辦法,誰叫咱在市面上是個名人呢?”
“你就貼吧,把佛書上的金字往臉上使勁的貼。”
“這就不勞你操心啦。字要慢慢的寫,畫要一筆一筆的畫。”
“這個你是專家,我只能欣賞。”
“好了廢話少說,咱們還是來談談吳世強的事吧。”
“談他?你不是開了支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