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本聖本仙秦假仙,這是我的小弟蔭屍人!”秦假仙來到人前一副跳脫的模樣說道,甚至還直接將蔭屍人要說的話堵在口中說不出來。
禪如神思與清風無道也同樣在進行了一番自我介紹之後,又將注意力放在了天流也的身上,說到:“有什麼事情請直說!”
“關於渡行人的執念問題,還是需要得到更好地引導才行,現在的他並不適合一個人在江湖中打滾,否則很容易受到有心人的誘導而鑄下大錯!正好接下來會有一名佛島五僧極為推崇的高僧來醫館與我見面,所以我打算讓渡行人暫時先跟那位高僧修行,或許能夠為他開悟!”天流也說到。
“這是一件好事,如果對方值得信任的話,貧僧沒有意見,不過最終還是要看他自己的意願!這件事情就交託給你,我們就先離開了!”禪如神思說道,然後與清風無道的光影同時消散在空中。
兩人離開之後,渡行人依舊站在原地,天流也面向他,向他詢問到:“你的想法呢?”
“如果他有讓吾信服心服的能力,跟他深造又何妨!”渡行人依舊是情緒冷淡的說到。
“那好,你先回英雄樓暫住,等人來了的時候,本師再通知你!”天流也說道,渡行人也直接轉身離開。
此時,血渦中只剩下三個人。
“天不收的啊!剛剛那兩團光你怎麼看?”秦假仙急迫的詢問到,隨後又開始敏思苦想起來,“好像在哪裡聽說過他們的名號!”
“爭天下第一的時候在狂沙坪戰場上,五劍子召喚出五道化身,剛才的就是其中之二!”天流也輕笑一聲說道,“所以暫時不用擔心他們,至少他們對這片江湖來說沒有惡意!”
“阿,對!就是他們,清風無道、禪如神思、萬善全、寧文歸和唯不爭這五個!只是他們從狂沙坪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沒想到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渡行人跟他們有關係!”經過提醒,秦假仙也終於想起了詳情。
“你們還不出發?”天流也問到,同時他也準備迴歸醫館。
“你不是說還有一名高僧要來嗎?我就先等等看,看是什麼高僧要來!再說現在的局勢就算不去檢視也能猜得一清二楚,更何況還有三聖會的眼線遍佈天下,蒐集情報比我自己跑腿要快得多!”秦假仙胸有成竹的說到。
另一邊
某處五名古洞
葉小釵正與照世明燈慈郎對峙,慈郎堵在洞口,葉小釵屢次想要出洞都被慈郎擋回。
“葉小釵,現在你還不能離開此地!你不要忘卻,按照歐陽上智的條件,你有二十年是屬於我的!”照世明燈說到。
等到葉小釵稍微安靜下來之後,照世明燈才繼續說道:“葉小釵你放心,我並不是不准你去報仇,而是不准你現在以這種狀態去報仇!二十年前,你雖然輕易勝過了一劍萬生與一刀萬殺,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們的輕敵之心!”
“昨天公開亭一戰的過程你也全程目睹,一劍萬生與一刀萬殺的實力並不下於半駝廢,而且最後與黑白郎君對壘的那兩招也絕對不簡單!劍士刀客決鬥,影響勝敗的不只是雙方的實力,還有雙方的心態、意志、環境等等因素!以你現在的憤怒狀態,並不適合比武決鬥,所以我才會儘可能的攔住你!”照世明燈說到。
在照世明燈的話語說完之後,葉小釵也停下了動作,並且開始主動平復情緒,等到情緒調整好了之後,葉小釵再次示意照世明燈讓開。
“還是不可以!”就在葉小釵將要爆發的邊緣時,照世明燈接著說道,“時機未到!而且現在的你如果往風雨坪赴約有死無生!你聽我給你解釋。”
“昨夜戰局的最後,一劍萬生將你的存在告知了黑白郎君,而今天,黑白郎君絕對會在風雨坪等待你的出現,或者隨時關注著一劍萬生以此來確定你的動向,所以,只要你出現在一劍萬生的面前,黑白郎君就絕對會找你挑戰,而且不容你拒絕!一劍萬生為了報當年的一劍之仇,以及他心目中的奪妻之恨已經開始不擇手段,所以他肯定會同意讓出順序,讓黑白郎君先挑戰你,等到你們一戰結束之後,不管誰勝誰敗,以一劍萬生和一刀萬殺的實力,你都絕對活不了!除非你能夠在三招內不受任何傷害的殺死黑白郎君,否則戰得興起的南宮恨是不死不休!這樣一來,你認為你還能夠報仇嗎?”
照世明燈解釋之後,葉小釵這才終於停下了動作,靜默地站在角落中!
“葉小釵,你放心,歐陽上智的仇一定可以報,但不是現在,只要時機到了,我自然會通知你!”說著,照世明燈將手上的燈籠一揚,葉小釵無聲之中迅速縮小,然後進入燈籠之中。
“難定紛紛甲子年,千魔蕩蕩白陽天。蒼天旨意著書命,諸子虔誠扶道顛。佛燈點亮華光現,一線生機救末年。”
唸誦著詩韻,照世明燈一步步踏入了江湖。
這一方面
素還真與一線生共同北行,直接找上了行動最快的半邊分這一路人馬。
此時,半邊分正率領十二無常與一千名小番圍困八卦金刀門。
一名擅長打探情報的無常在遠遠的發現了素還真與一線生的身影之後便立即迴轉,向半邊分彙報詳情。
得到了訊息,按照先前一線生提出的計劃,半邊分立刻指揮麾下兵士進攻八卦金刀門,只是任憑他們如何叫戰,八卦金刀門都不肯開門應戰,而且門內高層戰力全都守在牆後,只要有人想要越過牆頭,就齊齊動手,將人打退。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理解下這句話,是不是感覺很熟悉?霹靂的反派勢力幾乎都死在這種手段之下。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