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東,與血腥棺材的氣息截然相反。
數百丈浩然正氣,堂堂皇皇,施展方圓。千餘灰袍儒生雙膝跪地,神色虔誠。柏凌雲著黑邊大儒袍跪在眾儒之中,尤為醒目。雙手捧一把紙扇,千儒正氣如眾星捧月匯聚在他的身上形成光柱,一卷近百丈長的畫卷虛影顯現於其身後,浩氣凌然。畫卷上有仙鶴飛,山川之間有溪水流,漁夫打漁於長河,樵夫砍柴於深山,孩童嬉戲于田野,遠處城池繁華鼎盛,近處山水鍾靈毓秀,是好一幅千里江山社稷圖!其氣息之強大,即便相比起東南右翼的那副血棺,也是毫不遜色。兩者一正一邪矗立於天地之間,相隔千百丈遙遙相望,可謂平分秋色。
“噌噌…”
“好強的劍氣。”
“純陽的人難道也不打算跪麼?”
然而,縱使千里江山浩然如斯,此間絕大多數儒生的目光卻始終停留在西側中段與西北末端兩個方位。遙望著那把擎天而起的銀龍道劍,即便是心靜如柏凌雲亦不免為之汗顏。隨眼望,天壇西側多為諸子百家之俊傑,故刀槍神兵、鬼神賢達、各式戰魂虛影無所不有,密佈上下十里。而其中三道武神戰影及兩把黑金大槍頗為出眾,在無盡的戰魂虛影之中如鶴立雞群,傲然挺立。只不過,相比起西側中段那把擎天道劍卻遜色許多…
“呼呼呼…”
西側中段,千百道人盛氣芒化作一片茫茫銀海,光耀奪目。一把百丈巨劍劍影矗立中央,散發銀色華光。千數銀劍圍繞著巨劍盤旋飛舞,形成萬劍歸宗之景象。一股純粹的道家氣息如滄海浩瀚,源源不斷地順著巨劍華光傾瀉四方,形成一道無形的劍勢威壓反噬去靈臺上的真龍神威!
純陽不削於跪!
“嗷!”
“吱吱…”
“啪啪啪。”
靈臺真龍被劍勢挑釁而憤怒,怒目凝兇光,昂首噴龍息,又是吼起一聲龍怒長嘯!
怒吼下,龍威再次暴增。
百里空間隱隱出現碎裂的痕跡,由此可見此時的真龍威壓已然接近於王者大能的威勢。而在龍威暴增的逼迫下,天壇之中許多不願意跪下又實力相當的武生也終於轟然倒地。西側中段的茫茫銀海頃刻暗淡許多,百十位戰力稍弱的道人一個不留神下,便被神龍威壓拍得一個踉蹌。
劍陣頃刻凌亂…
銀海中,白紗顫抖,白袍凝霜,巨劍劍影之下忽然變得極為寒冷。
若非墨言始終攬腰支撐著餘悠然,她早就得倒下去了。從她那顫抖不止的身體可以看出,此刻她必然被龍威鎮壓得痛苦非常。慘白的手掌緊緊搭在墨言的脖根下,手腕因為用力而*青色的血絲如針線縫補在皮肉上似的,極其滲人。
“道生。”
顫抖的白紗後忽然傳出冰冷的聲音。
丈外的小道人顯然也有些吃不消龍威的壓迫,咬著牙關回道:“小…小師叔。”
餘悠然冷道:“喊,韜光養晦,聚氣凝神。”
“好。”
小道人應一聲沒多問,直接昂首切齒暴喝一聲:“小師叔說,韜光養晦,聚氣凝神!”
“噌!”“噌!”“噌!”“……”
“韜光養晦!”
“聚氣凝神!”
“縫!”
韜光養晦,聚氣凝神。
純陽劍勢第一招起式。
起勢喝出,銀海翻騰!
千數道人同時應令,皆凝兩指結印於胸前兩聲暴喝,聚氣凝神。千道氣芒頓如烈火澆油,徒然暴漲!銀光迸綻,銀海百十丈似蒼海生明月,耀眼光輝頃刻照亮了此間一隅昏暗。
緊接著白紗之內再次傳出冰冷聲音:“凡習功業,精尋經誥,受持要戒,諳誦在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