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獨自一人去了二樓的書房。
林軒轅坐在大廳裡跟王天雄聊了會天,隨後王天雄告辭,對於皇帝跟尤利西斯的通話,兩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提一句,儘管兩人都知道這次通話意味著什麼。
這種狀態下,身為美國總統的尤利西斯主動提出跟皇帝進行影片,幾乎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意味著並肩王王復雨的行動出現了意外。
並肩王是生是死?
尤利西斯現在通話想表達什麼?
威脅?炫耀?警告?又或者利誘?
皇族該如何做選擇?
無論是林軒轅還是王天雄,在皇帝上樓之後大腦都在飛速的轉動著,師兄弟倆人心不在焉的聊著天,在皇帝上樓大概十分鐘後,王天雄主動離開。
林軒轅沒送他,只是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了足足十多分鐘的時間,然後他猶豫了下之後,終於起身上樓,走向書房。
他剛才跟王天雄之所以沒有提起皇帝跟尤利西斯的這次通話,因為這是個不大不小的忌諱。
作為皇帝的親生弟弟,所有人都知道王復雨在皇帝內心中的重要性,如今王復雨很有可能在美國出事,而尤利西斯這次的通話請求,完全可以說是跟皇帝之間的談判。
這個時候,其他人去討論甚至是參與這次的談判,都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皇帝的思路,甚至會誤導他的決定,讓他做出違揹他自己意志的事情。
皇帝的意志!
在王系中,沒有任何人可以忽略皇帝的意志。
皇帝很少去幹涉王系內部的正常運作,但所有人都清楚他的意志對於王系的重大影響。
他在王系中或許不是至高無上的,但卻絕對是能夠把握王系方向的人。
這種情況之前隱藏的很深,但如今已經越來越明顯,或者說,這就是皇族和王系今後的道路。
王系的巨頭和領袖們把握帝國的方向,而皇帝把握王系的方向。
這種模式將會在未來的幾年中徹底定型,葉年倫登頂的時候,也就是徹底確定這種模式的時候。
到時皇帝把握王系,可以為巨頭們提供最大的支援,而皇族迴歸帝國,也需要帝國高層來為皇族的發展保駕護航。
皇族迴歸之後,就算再怎麼高度自治,在大方向上也必須尊重帝國領袖的意見,而作為王系龍頭,皇帝的意見也勢必會得到王系巨頭的尊重。
如果拋開皇帝和如今王系巨頭們之間的深厚交情的話,這完全可以說是相互牽制。
但這種牽制在多年的交情之下,一直被掩蓋的很完美,而皇帝在離開神州帝國之後,對於掌控王系這件事情也一直做的很巧妙,他的意志,基本都是透過陳畫樓和並肩王來達成,如今則是透過陳畫樓和戰神王達成。
而在皇族迴歸之後,皇帝將徹底走向前臺。
這樣的模式並不是長久之計,但短期內卻絕對牢固。
事實上,這種牽制在皇帝和巨頭們的交情中一直都顯得十分溫和,深厚的私人友誼,皇族對帝國不遺餘力的投資建設,前首相李東雷的全力支援和影響,這一切造就瞭如今相互牽制卻又深入合作的雙贏局面。
二十年!
皇族只需要二十年的時間。
二十年後,這種模式就會被再次打破。
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與其說是帝國高層跟皇族的相互牽制不如說是帝國巨頭和皇帝之間用私人交情來維持的雙贏模式還沒有絲毫鬆動的跡象。
而這種模式的關鍵點,則在於皇族的下一代,甚至連林軒轅都是關鍵。
如今的王系,甚至任何一個在帝國立足的大派系,基本都會被分為五個層次,以王系內部舉例的話,帝國前首相李東雷,帝國前軍部部長陳正先,帝國前守護者葉春秋是王系的元老層次,即將退休的鄒仁特,郭天龍兩位巨頭也即將進入這個層次,他們都已經離開或者即將離開政壇,但影響力卻絲毫不弱,門生遍地,可以說是王系中類似於定海神針一樣的存在。
而葉年倫,陳畫樓,郭制怒以及其他的王系領袖,則是王系的領導層次,他們是王系真正的龍頭和最重要的支柱,為王系所有人遮風擋雨,團結所有人的力量,穩固王系的位置,換句話說,這個層次代表的是王系最強大的力量!
第三層次則是以皇甫俊為核心的少壯派,他們在年齡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個人能力極強,而且大都已經身居高位,王系頂層的大佬們會謹慎運作他們的位置,讓他們在最合適的年齡去擔任最合適的位置,做好卡位工作,準備接班,如今的東山行省第一書記皇甫俊就是王系繼葉年倫退休後力挺的接班大熱門,也可以說是王系少壯派中的代表人物,此外帝國發展委第一副主任林從政,南粵行省總督白長青,吳越軍區司令員陳鳳羽都是這個層次的人,他們代表的是王系的活力,也是最受大佬們關注的人物。
第四個層次則是以王通天一群年輕人代表的年輕人,這些人都已經在政壇開始嶄露頭角,但因為剛剛起步的原因,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基本都是放在自家後花園裡慢慢培養著,這些人沒有太大的權力,但卻有著輝煌的前途和驚人的潛力,代表著本派系的未來,也是大佬們的眼光在跨越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