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充,哲宗紹聖間進士出身,靖康初年,趙桓加任集英殿修撰,又復任滄州知府。
當時金人南侵,從燕地而來寄居在滄州之人很多,杜充憂慮他們是金人的內應,於是不論男女老幼全都殺害。
對此,趙桓不僅沒有責罰杜充,還認為杜充殺伐果斷。
後來,在金人退去了之後,趙桓特意點名杜充升任天章閣待制、北京大名府留守,後遷任樞密直學士。
提刑郭永曾經提了多個建議給杜充,但杜充皆不聽。
郭永於是諷刺杜充:“人有志而無才,好名而無實,驕蹇自用而得聲譽,以此當大任,鮮克有終矣。”
金人第二次伐宋攻破開封前夕,杜充鎮守北京大名府,自詡“帥臣不得坐運帷幄,當以冒矢石為事”,似乎是韓信再世,不但能運籌帷幄,還能親自帶兵上陣。
但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一來,杜充不敢與之交鋒,唯一的對策是下令開決黃河大堤,使黃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圖以此阻擋身後追兵。
而杜充決河非但沒有阻止金國東路軍,還致使當地百姓被淹死二十萬以上,因流離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數倍於此,北宋時最為富饒繁華的兩淮地區毀於一旦,近千萬人無家可歸,淪為難民。
因此,杜充的口碑極差。
韓擎也是恨這個給自己造成了一千多萬流民還毀了自己目前唯一一塊可以高產的良田的杜充入骨。
(可能也就趙桓、趙構兄弟喜歡杜充這樣的人吧。
前者,在北宋最危急的時刻,將最重要的一個屏障交給杜充來守。
後者,歷史上,在宗澤死後,讓這個喜好功名、生性殘忍好殺人、缺少謀略的傢伙代替宗澤擔任東京留守,結果杜充害怕和金軍打仗,先是全部放棄了抗金起義不斷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義都被金軍鎮壓,由此徹底丟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國侵佔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後來,南逃建康府,丟掉了長江以北的所有宋朝領土,卻被拜為右相,旋為江淮宣撫使駐守建康。未幾,金兵渡江,他乾脆降金了。)
不過——
韓擎雖然恨不得將杜充挫骨揚灰,可韓擎現在卻不能動杜充。
現在,韓擎擺出來的是“韓公吐哺,天下歸心。”,也就是求賢若渴,放到具體操作上就是,不管什麼人,韓擎都往自己懷中撲掕,堅決不給趙構和金人。
這就難免會有一些讓韓擎糟心甚至是讓韓擎噁心的人進來,像杜充、像劉豫。
現在收拾杜充、劉豫這樣的人吧?難免會讓人生出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之感,進而會壞了韓擎招攬人才的大計。
所以,韓擎只能先放著杜充、劉豫之輩,等自己將人才收攬和消化得差不多了,再慢慢炮製他們。
至於現在嘛,韓擎不僅不能收拾杜充、劉豫之輩,為了避免他們壞事,韓擎還得穩住他們(將他們扣在自己身邊),免得他們蠱惑人去投趙構或是金人。
對於韓擎已經舉到他們頭頂的屠刀,不論是杜充,還是劉豫,都沒有半點覺悟。
不僅沒有覺悟,杜充、劉豫之輩蹦得還歡吶。
以杜充為例,他逢人便誇耀他決黃河以阻金軍一事,還大談治國用兵之道,彷彿他文武雙全一般。
好多不瞭解杜充的人,都被杜充唬住了,以為他有經天緯地之才。
不過——
大多數人的眼睛還是雪亮的,知道杜充言過於實,沒什麼真本事。
文武百官議論了一陣之後,真正的大人物陸續到場,像唐恪、張叔夜、梅執禮,像陳淬、王彥、翟興。
這些大人物一出現,立即就有不少官員將領圍上去。
岳飛也是在這時候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