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基城。
“主公,眼下燕國軍民雖懾服於您之聲威,但並無發自內心之擁護,此事不得不警醒。
此外,吾燕國地窄民少,再加上此前士卒待遇較差、軍中貪腐之氣又甚重,故而兵力本就較少;
再加上此番與匈奴之戰,兵卒死傷者達八萬之眾,普通百姓亦是有三十餘萬罹難。
如今吾等雖收攏了各地殘兵,但總數不過二十萬之數;
另外,雖然數戰將匈奴打的慘敗,可軍中整體士氣還是略顯低弱。
而南方齊國與吾燕國有隙,其他勢力亦大多不與吾燕國交好;
再加上此時元漢與光漢正在進行大戰,無暇顧及各個諸侯國,倘若其他諸侯國忌憚於吾軍擊敗了匈奴之實力,聯合舉兵來攻,那可就麻煩了。
最後,主公雖已實際掌控燕國,可尚需多方走動,使得元漢王朝下詔承認方可。
若不然,元漢王朝惱怒之下,說不得會直接派遣出大軍,而其他諸侯國到時恐怕只會看好戲。
畢竟,如今之燕國有了主公,原本的局勢便被徹底攪亂了,那些人怕是容不得一個猛虎的崛起。”
豐辰畢竟也是燕國中數一數二的棟樑之臣,對於各方局勢卻是看的十分透徹。
馮易點點頭,開始沉思起來。
這燕國地域很小,境內總共不到二十座城池,人才亦是極為稀少,反正他召見了一大批所謂的賢才,卻是根本未曾見到一個能讓他滿意的。
無奈之下,只能是矮個中挑大的,暫時徵召了一些人維持政務的運轉。
而說來說去,當務之急還是軍隊以及士氣的問題。
沒有了紫霄衛,沒有了一系列猛將、智將,這點確實讓人頭疼。
沉思良久之後,馮易卻是忽的雙眼一亮,而後笑道:
“匈奴此次為禍可是基本上將燕國的大小權貴給禍害了個遍,再加上吾等處理的那些人,眼下燕國境內可是有大片土地正處於無主之狀態下。
既然如此,那吾燕軍便從今日起開始施行軍功之制!”
豐辰、駱飛羽以及湯俊皆是一愣,眼中透出疑惑之色,這什麼軍功制與增強軍力和提升士氣有什麼關係嗎?
“軍功制共分五大等十小等,百夫長及以下普通士卒按照殺敵人數來進行統計,百夫長以上指揮將官按照指揮大戰勝負以及麾下士卒總體殺敵數量來統計。
具體來講,十等由低到高分別為:從公士、公士、從公夫、公夫、從公長、公長、從公尉、公尉、從公卿、公卿。
其中,想要成為從公士,便需要殺敵兩人,想要晉升公士,便需殺敵五人;
以此類推,從公夫需殺敵八人,公夫需十二人;從公長需二十人,公長需三十人;
從公尉需四十人,公尉需五十人;從公卿需七十人,公卿需一百人!
至於如何計算,便取敵之心臟為證吧。
作戰之中,只要一人殺死敵軍,十人小隊的其他同伴便必須掩護殺敵者取敵之心臟;
不論大戰小戰,只要鳴金收兵,登記軍功之主簿便需立刻進行登記,並將心臟妥善安置,以備查驗核實。
軍功之制容不得絲毫弄虛作假,凡取陣亡友軍或屠戮百姓攫取心臟者,立斬不赦!
同時其主官及小隊成員皆需受到連坐,按律嚴懲!
而只要達到相應勳位,便可獲得相應的獎賞。
從公士獎賞銀幣三十枚並良田一畝,公士獎賞金幣一枚並良田三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