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初九,小暑。
這天也是公曆七月七日,高考第一天。
寧晉川打聽好了清河二號農場的位置,恰好跟回南溪縣的方向相反。
買了些伴手禮,倒也不算貴重,這次主要是去拜訪一下陳俊友。
坐公交車到地方後,幾乎不用打聽,因為這是一個“t”自路口,在岔路邊上就立著牌子,往裡面走就是清河二號農場。
南方地勢多丘陵,但這邊卻是一片平坦,四周都是劃分成一個個格子的農田,
遠遠看去,還能看到在這些農田中央,有一片房子,因為地勢平坦,一眼就能耐看出大概的佈局。
等寧晉川走近,發現這裡跟一般的農村還真不一樣。
其他的村子絕大部分都已經分田到戶,至少部分堅持走集體制。
而這個農場明顯還是集體制的模式,似乎又有些區別。
寧晉川隨便找人打聽了一下陳俊友的住處。
遇到岔路就打聽,寧晉川終於找到了陳俊友家。
陳俊友家的房子跟農村房子差不太多,紅磚青瓦,前面有道場,算是比較好房子。
“唉……寧老闆來了,快裡面坐。”陳俊友在屋裡看到寧晉川,立刻就迎了出來。
寧晉川把伴手禮送上:“陳廠長,一點小心意。”
寧晉川今天帶的就是兩瓶酒,一條煙。
算不上什麼好禮,但也拿得出手。
陳俊友推辭了一下,最後還是手下。
兩人進屋後,陳俊友給寧晉川拿了椅子。
陳俊友的妻子送上茶水。
兩人閒聊一會後,寧晉川說道:“陳廠長,我這次來,是想問問,你們能不能給我們供材料?”
放以後,肯定是陳俊友去找寧晉川。
但現在不一樣,陳俊友不愁銷量,反而愁材料。
陳俊友生產出來的鋼鐵根本不愁賣,他愁的是從什麼地方回收廢金屬。
這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時代。
大家的材料都不好找。
做組裝的找不到工廠給自己做配件;做配件的,找不到人給自己提供材料;做材料的,找不到人給自己提供廢金屬和金屬礦。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