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川回到飯店,他倒不擔心木炭的事,洛韻秋說得沒錯,這東西隨便找一個人都能做。
現在寧晉川就是有些糾結他和洛韻秋的關係。
寧晉川把洛韻秋當成自己媳婦看,做事情的時候其實就沒有那麼見外,可洛韻秋又對他有些抗拒。
在洛韻秋看來,寧晉川就是一個認識不久的男人,雙方之間甚至連朋友都算不上,寧晉川做的很多事都過於唐突。
現在很多人結婚之前,都沒有見過自己要嫁或要娶的人長什麼樣,都是父母安排的。
接受過教育的人大多反感這樣的事,所以返城知青和學生“流行”談戀愛、搞物件,其實也算是一種反抗,現在大部分女生談戀愛是衝著一輩子去的,男人談戀愛,大多數也是一樣,只有少部分抱著“玩玩”的想法。
洛韻秋不願意接受媒妁之言,更願意自己找一箇中意的。
可洛韻秋過於優秀,不少人給她寫信、寫情詩,在她看來,不管是信還是情詩,寫得都沒有水平,她都懶得看。
因為洛韻秋過於懂事,那些小年輕的手段,在她看來,其實很幼稚。
當一個女人太成熟、太理智,男人的小花招就容易失靈。
只有女人被感動得一灘糊塗的時候,女人就會變得不理智,連帶著智商也變低了。
偏偏沒有一個人能讓洛韻秋智商變低。
寧晉川知道洛韻秋是個很矛盾的人,她相信愛情,卻又不會被愛情衝昏頭腦,不管男女,只有在被愛情衝昏頭腦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
寧晉川惱火、煩躁,很大一個原因是事情搞砸了,如果洛韻秋現在拒絕他,以洛韻秋的性格,可能不會給自己留任何機會。
在不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所有情況都不一樣,兩個人產生的感情也就有可能不一樣。
“弟,你在想什麼呢?”寧如雲見弟弟一回來就坐著抽菸,這都大半天了,也不知道他在愁什麼。
寧晉川回頭問姐姐:“姐,你覺得洛韻秋怎麼樣?”
“挺好!”寧如雲說道:“她有時間就過來,嘴巴甜,有禮貌,有學問,誰要能娶她,那也是上輩子積福了。”
說到這,寧如雲反應過來:“你看上韻秋了?”
寧晉川也不否認:“你都覺得好,我當然也覺得好呀!”
寧如雲臉上滿是笑容,在一旁坐下:“這事好說呀!他爸經常會來,下次我給你探探口風,要是他父母沒意見,我回去嫁爸媽,給你去找媒人。”
寧晉川倒不反對現在結婚,在他看來,結婚是早晚地事,可洛韻秋肯定是不會答應的,反而會讓她反感。
寧晉川不由有些煩:“姐,她還在讀書呢,急什麼?她還得讀大學。再說了,這事得經過她本人同意。”
寧如雲是個普通的農村女孩,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農村那一套傳統思想,即便他自己經歷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苦,她心底還是覺得,結婚就應該請媒婆的,結婚就應該父母同意的。
只是經過上次李家的逼婚後,寧如雲深深覺得,結婚的當事人意見也非常重要。
“也是!女孩不願意,也不能硬逼人家呀!”寧如雲又問:“我看韻秋對你很有興趣,經常會問題你的事,她應該會答應吧?”
在寧如雲看來,一個女孩主動打聽一個男人的訊息,只要去提親,女孩就肯定會答應。
至少寧如雲就是這樣想的,她若是千方百計打聽一個男人的訊息,那就說明她對這個男人有意思,男人若是來求婚,她肯定是會答應的。
寧晉川知道姐姐沒搞清楚情況,洛韻秋經常問起他的事,只是想了解他的情況而已。
要不是洛韻秋瞭解多了,她也不可能推測出自己是在“追”她。
寧晉川現在也有些拿不準洛韻秋到底是怎麼想的:“姐,這個事不急,走一步看一步吧!”
“哪能不急呢?”寧如雲說道:“韻秋是個好姑娘,看著的人多了去了,她爸來送柴火閒聊過,去年就有人去他們家提親了,只是他們覺得韻秋還小,韻秋自己也不樂意。”
在如今的農村這樣的事並不少見,十五六歲就結婚的很多,超過二十五沒有結婚的反而很少,大部分在二十歲左右就會結婚,不到年輕就不去登記,在村裡把酒席辦了,也就算結婚了。
寧晉川說道:“她還要去讀大學呢!姐,不說這個了,我自己心裡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