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夫與龔沁中剛剛得到唐國訊息,殷明便已到了天古城。
主要是因為乾端的速度實在夠快,而且在路上也沒遇到其他事耽擱。
如此一來,自然是前腳訊息剛剛傳到,殷明後腳便到了。
黃亞夫與龔沁中的臉色都不太好,因為他們在坤國推行儒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不止是皇室,甚至連普通百姓都很是反感儒學。
殷明聽著他們的彙報,只一陣點頭,卻並未多言。
“坤皇前些年不知所蹤,現在主事的乃是禹王賀塗銘。”
“禹王在坤國的聲望一直很好,極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國君。”
“只是...”
“只是根據我們打探的訊息,近年來禹王的國政與當年坤皇有著很大出入。”
“甚至與天國重啟戰端,這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爭論。”
黃亞夫對坤國皇室的調查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而且這些事就擺在眼前,也不需要花費大力氣去暗中調查。
“明日便去會一會這禹王吧。”
第二日,殷明便領著黃亞夫,龔沁中兩人進宮拜見禹王。
禹王得聞文道祖師前來,欣喜萬分,率領滿朝文武親自來迎。
禹王此刻還未登基稱帝,朝中大臣也均是以禹王相稱。
寒暄一陣,眾人進入一棟高樓,名為百宣殿,乃是坤國朝廷上朝之地。
百宣殿高逾百丈,以木石堆砌而成,但卻可以伸展,最高一層甚至可以縮入下方樓層之中,形成一個巨大的正方體建築物。
這很像墨家的手筆。
只是不知這些高樓乃是何人所建。
落座之後,殷明先是讚歎了一番這百宣殿的奇特,順便問到,“這宮殿如此奇特,卻不知是哪位高人所建?”
禹王而今不過四十出頭模樣,但卻已經是小聖修為。
聞言,禹王朗聲笑道,“此乃我坤國先祖一位真聖強者所建,先生不必誇讚。”
殷明聽出他話裡的意思,當即拱手道,“貴國先祖可謂鬼斧神工,我等歎為觀止,實乃情不自禁。”
黃亞夫與龔沁中一直沒有說話,主要是這會兒他們也不知道說什麼。
只是他們發現,當殷明誇讚坤國先祖之時,坤國的朝臣好像並沒有很高興,臉上均是不置可否的神色。
禹王出言道,“不知先生此來,所謂何事?”
殷明的名頭而今已經傳遍八國。
黃國,宇國,玄國,唐國的訊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禹王就是想不知道也很難。
但禹王同時也知道,儒學在坤國是肯定行不通的。
這時,殷明緩緩道,“得聞貴國上下對儒學有諸多誤解,在下心中甚是疑惑,所以便不請自來。”
禹王聞言一怔,心道還真被自己料準了。
於是,他笑著道,“先生才高八斗,文道祖師之名天下誰人不知,我國百姓也甚是仰慕。”
“奈何我坤國自來有著自己的國學,所以只怕先生此來,要白跑一趟了。”
禹王以為,即便不接受殷明之道,也不能全然否定。
況且殷明而今文道祖師的名頭可是在天下間廣為流傳,他的勢力已經完全不輸於任何一個國家。
他不一定要爭取殷明,但也絕對不會因為不接受殷明之道而去得罪殷明。
所以禹王把話說得很客氣。
“我觀貴國國學,主張人人平等,互惠眾利,不信天命,反抗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