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七魄星燈。
燈火熊熊,貫通天宇。
星光被接引而下,灌注到在場文人的頭頂。
這等於是大能灌頂,對這些文人有著無窮好處。
普通百姓也跟著沾光,彷彿有一犁耙,從心頭犁過。
原本慾念橫生,紛繁複雜的心頭,頓時平靜下來,變得清明。
高臺上,殷明朗聲道:“我所修道也,以天人相與為始。”
“吾道始者,夜觀天星,觀想天地,以天理,符人數。”
“人之體魄,有七道大穴,相符與天之七星,以夾脊貫文宮,可以通文脈……”
如今,殷明門下,走的都是殷明的路子。
先觀想天地,接引星光入體,修煉七魄,再入三魂。
殷明又道:“此非一成不變之理。”
“修習文道,所重者,念頭通達。”
“吾傳下經文,皆可以修行,皆可以入道,不必過分拘泥……”
這個世界的文人,其情況與殷明不同。
殷明初來這個世界時,欲修行高階文道經文,曾因此而受傷。
那是因為他在前世,已經對這些經文認識很深,貿然修行,引動的文氣太強。
他那時神魂強度不足,自然不能夠修煉太高階的經文。
這些文人則不同。
他們根本沒有接觸過這些經文,所以他們的修行,是一個伴隨著對經文理解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殷明雖然傳給他們高階經文,但他們在低境界時,不可能理解通透。
所以,在他們修煉之初,只能發揮原始真經的部分神效。
隨著他們修行的深入,境界提高,對經文的理解加深,才能真正發掘經文的威能。
不過,饒是如此,他們的修行也絕對稱得上是高屋建瓴了。
承受了殷明的灌頂和親自傳道,他們都能在未來快速的成長起來。
看著臺下眾多文人神色莊嚴,頭頂漸漸有文氣蒸騰,殷明心中暗自點頭。
這時候,天穹上忽然傳出一股浩然滄桑的氣息。
殷明面色微微一變,舉頭望向天穹。
他心裡一動,忽然取出文道硃筆,打向夜空。
夜空中,文道硃筆燦燦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