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遠遠的看到這一幕,不禁心中輕嘆。
這個世界的文人,被壓抑的太久了。
自己對他們來說,或許就是黑暗中的一線光明。
殷明並不需要他們如此隆重的迎接,卻也無法改變文人們激動的心情。
隨著他的接近,文人中有人帶頭,山呼“夫子聖明”。
這才短短一天的時間,此地居然就聚集了五六百名文人。
文人之後更有數千百姓,因為聽說殷明是公開講道,也想聆聽。
齊陽郡守來到人群前,道:“大家行禮後都退開,先讓殷夫子去休息。”
眾文人轟然稱喏,但在他們眼中,有著掩飾不住的期待和失落。
顯然,他們既希望能令殷明滿意,也恨不得立刻聆聽殷明講道。
殷明從馬上緩緩飛起,在文人們愕然而崇敬的眼神中,凌駕在離地三四丈的空中。
這個高度,既不會顯得過於高高在上,又能讓所有人看清他的身形。
殷明道:“諸位盛情厚意,吾心甚感之。”
“今夜公開講經傳道,諸位若敢興趣,便請來聽。”
眾多文人都露出喜色,但是沒有一人開口。
郡守上前道:“殷明夫子,您遠來至此,舟車勞頓,怎麼敢勞煩您連夜講經。”
殷明道:“無妨,只因感你們之誠心,這不算什麼。”
“況且,我此道,初入門時,於星空之下誦經修行,別有神效。”
“夜半傳道,也有其中好處。”
郡守這番客氣,也是強自剋制立刻聆聽的慾望,聞言再也矜持不住。
他垂首行禮,道:“多謝夫子,我等深感夫子恩德。”
隨之,殷明被眾人簇擁著,一路來到郡城軍隊的校場中。
此地將軍也是前朝後裔,對殷明感恩戴德,對於借用校場,自然沒有半點意見。
殷明來到臨時加高的木臺上,端坐下去。
他帶來的十餘名親傳弟子垂手立在身後。
殷燈在旁掌起燈來,書童把書箱背上來。
殷明袍袖一振,四卷玉書簡飛射而出。
《易》、《軼》、《詩》、《書》。
轟!轟!轟!轟!
四卷原始真經陡然變大,分鎮校場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