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萬曆十五年以後,皇室開始索取無度。孫隆為了討好萬曆,爭取留任,拼命加大了搜刮力度。
他強行規定,凡織戶‘每機一張,稅銀三錢;每緞一匹,稅銀五分;每紗一匹,稅銀兩分’——該稅率看似不高,實則是在每一匹緞、紗在運出蘇州時,已須由行商繳納高額稅收的前提下,又對織戶做重複徵收。
而且織造局本來是專管綾羅綢緞等絲織品的,孫隆為了擴大搜刮範圍,還把手伸到了棉紡業中。雖然每輛紡車每一匹布收的稅,只有絲織業的一半,但棉紡業的規模可是絲織業的十倍啊!
不然他哪來的錢,當什麼西湖功德主?
~~
這裡還要說一下,江南的棉紡和絲織業雖然都歸江南紡織集團領導。但‘江南紡織’根據實際情況,對這兩個行業,採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棉紡業因為生產相對不太精細,適合機器大生產,而且擁有充足的原料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採取了大型棉紡廠的方式生產。
這種動輒上萬人的大工廠,採用了06所紡織研究所研發的水力紡紗機、水力紡紗機,將織布工效提高了約40倍——基本上消滅了江南的人力紡車。在物美價廉的工廠布面前,已經沒有民間土布生存的空間了。
但絲織業不一樣。桑蠶數量很難像棉花產量一樣迅速爆表,而且絲織業是個精細活,目前06所除了新式繅絲機外,還搞不出能用的絲織機器來。所以集團還是以向廣大織戶發放生絲,然後保底收購綢緞的方式,進行生產。
雖然集團也組織了織戶協會、織工協會,來協調勞資關係,指導監督生產,但對絲織業的管理相對鬆散。織工織戶們也都是自由人。
他們早就受夠了孫隆敲詐,‘均苦之,莫可為計’!此時要尋皇帝走狗報仇,織工織戶們便把目標對準了此獠!
其餘百姓也浩浩蕩蕩跟著進了蘇州城,把個繁華的觀前街擠了水洩不通。
氣派的織造局衙門,就在觀前街上。
看到人群氣勢洶洶,織造局守門的小太監,嚇得紛紛逃進了衙門,趕緊關上大門。
“砸開它!”人們怒吼著四處尋找趁手的破門工具。
此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數十位織工協會的首腦人物,舉著芭蕉扇,攔住了要正面突破的織工織戶。
“諸位聽我等一言,我們既然是為海公報仇!海公在天之靈絕對不願看到,我們打砸搶燒,甚至波及整條觀前街!”一個叫葛成的年輕人,手持鐵皮喇叭高聲道。
“有道理。”眾人紛紛點頭,也有人憤懣道:“那如何報仇洩恨?!”
“我們今日只打殺閹狗及走狗!”葛成便高聲道:“眾人不可波及無辜!一切舉動,皆視吾手中芭蕉扇所指!”
織工們顯然是早就開過會商量好的,於是上萬人齊聲應喏,其餘人連反對的機會都沒有!
“抄後門,不要讓他們跑了!”葛成便一揮芭蕉扇!
織工們便嗷嗷叫著衝進了太監弄,果然將要逃走的一眾太監堵了個正著。
這次太監們再想關門,卻被織工們一起用力,硬生生撞斷了門閂。
大門轟得敞開,將幾個小太監和錦衣衛撞倒在地。織工們舉著刀槍棍棒一擁而上,轉眼斃之!
見血了的織工們徹底上了頭,高喊著衝入了織造局佔地超過五十畝的龐大的庭院中。
‘西湖功德主’常住的蘇州園林,自然更不能含糊。非但佔地廣闊,而且妍巧甲於江南,廳堂、樓閣、廟宇、園池、花圃無不精益求精,美輪美奐。
衝進來的織工們就像進了畫裡一樣,全都不由一呆。繼而很自然就會想到,這裡頭得有多少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