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麼對於151看書網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三輛旅行大巴 將代表團接到位於古乃莫大街的寮寨國際大酒店
沿途所見 就象我國五六十年代一個縣級市的小縣城一樣 雖然到處是芭蕉、棕櫚、椰子等熱帶樹木和不知名的花花草草 但城市的主格調卻是灰濛濛的 除了標誌性建築凱旋門顯得高大巍峨外 其餘基本都是灰色、尖頂的寮國風情建築
市區街道窄小髒亂 電線杆上各種電線亂如蛛網 更象是一團亂麻 沒有高樓 整個城區都是三層以下的破舊建築 城市的邊緣 還有不少類似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居住的吊腳樓
空氣十分溼潤 植物枝繁葉茂 一派原生態景象 尤其是一種不知名的花兒 長在房前屋後 掛在房簷下 點綴著這座老舊、破敗的城市 街上以腳踏車為主 很少能看到行人 偶爾有一兩輛摩托車或拉貨的三輪摩托車 “啪啪啪”地轟然而過 除了老舊、歪歪扭扭的長途汽車 一般汽車則較難見到
酒店房間倒是不錯 房間在四樓 也是頂樓 可以遠眺湄公河景緻 房間很乾淨 雖然永珍位於湄公河畔 但室內並不潮溼 傢俱都是上好的紅木做成的 敦實厚重 小擺設主要是竹子工藝品和木頭工藝品 整體擺設有一股獨特的南國情調
虞松遠和林濤一進入房間 就被窗外壯美的景象吸引了 在城市的北邊 一條大河 從西向東 浩浩蕩蕩 一條大型客輪 拉著汽笛 渾厚的“嗚嗚”聲 隱隱傳來 在一片帆影中 龐大的船身顯得突兀 慢悠悠行駛的樣子 顯得氣度雍容、卓爾不群
忙碌的大河面上 客輪的前後左右 舸帆片片 爭相從河面上遊 奔騰而下 從下游溯流而上的船舶 主要靠馬達行駛 不急不躁 慵懶緩慢 河堤上和堤岸邊 無數芭蕉、棕櫚和椰樹 隨風搖曳 三三兩兩的遊人 或行或坐或臥 隨心所欲 享受著這大河美景
“湄公河 我來也 ”
林濤受到大河感染 張開雙臂高聲感嘆道
中午是瀾滄貿易機構舉行的接風宴會 就在寮寨國際大酒店宴會廳舉行 虞松遠和林濤作為徐天一的陪同人員 也參加了宴會 飯以糯米為主 菜以酸辣為基調 到底是中華文化圈 每桌都全部備了筷子
下午的活動 是參觀貿易展會和瀏覽主要景點塔鑾 虞松遠和林濤身著西裝 跟在徐天一後面 煞有介事地參觀了貿易展會 展會規模很小 中國的展位佔了三分之二 主辦國瀾滄的展位只佔極小一部分 且主要是木製品、竹子等植物編織品、金銀首飾等各類工藝品
展會上 不時有身穿綠色安南陸軍軍便裝的男子出現 他們流連在中國的日用品展位前 看什麼都愛不釋手 有的安南軍人 則耀武揚威 不可一世的樣子 彷彿就是想告訴所有人 他們才是瀾滄真正的“主人”
徐天一悄聲對虞松遠和林濤說 “他們是安南的顧問 其實就是安南駐瀾滄678兵團部的特工 所有從中國來的人 他們都會安排跟蹤 ”
組織半天參觀 主要是為熟悉場地 為明天才會正式開始的貿易洽談做準備 接下來 就是參觀永珍的主要景點塔鑾了
與東南亞大多數城市一樣 永珍是一座佛教氣氛濃厚的城市 受印度佛教影響最為深遠 各種寺廟、古塔處處可見 最有名的佛寺是玉佛寺 瀾滄的男孩子 從小就要進入寺廟 學習英語、法語及各種知識 一般20歲之前還俗 開始找工作 因此 寺廟在瀾滄 某種意義上就象是一座一座學校
塔鑾是瀾滄最著名的佛塔 始建於1560年塞塔提臘國王統治時期 塔身高大雄偉 金碧輝煌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塔鑾數度遭戰火毀壞 也歷經多次修葺 最終得已儲存至今 成為永珍市的標誌建築和東南亞重要名勝古蹟之一
塔鑾廣場是永珍最大的廣場 規模僅次於北京天安門廣場 每年的11月 瀾滄都會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塔鑾廟會、貿易展會 成為瀾滄最大的展會
瀾滄長期遭受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 展會上和旅遊景點的男人各種膚色都有 一般都以西裝為正裝 女子則一般都穿著南亞各民族的傳統服裝 有身穿奧黛的安南女子 有穿中國旗袍的各國女人 甚至還有圍著紗麗的天竺女子 更多的女子 穿著小筒裙 嬌小玲瓏 很有韻味 也很可愛 讓人流連
見虞松遠和林濤流連往返的神情 徐天一忍俊不禁 捂著嘴開心地笑了起來
“別笑話我們 僅是好奇而已 ”林濤趕緊解釋
徐天一理解地一笑 “瀾滄雖然貧窮 但卻是南亞各國中 最盛產美女的國度 想看女人就大膽看 只要不在公開場合動手摸 她們一般不會反對你們看她們 尤其是對中國男人 瀾滄女子很有好感 嫁給中國人 都是很有身份、很幸運的人 ”